[实用新型]方便采集细胞爬片的细胞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3833.9 | 申请日: | 2015-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7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宏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4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采集 细胞 细胞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尤其是一种方便采集爬片、效率高、同一性好的细胞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内容的不断充实丰富,利用细胞培养实验样本进行分析和观察的技术指标也不断增多,涵盖的领域日趋扩大。可是,如果每次培养的同种细胞在生长方式、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等方面有所不同,就会导致实验结果产生偏差。以往人们普遍采用一种改良的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即取若干适当大小(如10mm×20mm、厚度0.14~0.17mm)的盖玻片,浸酸和充分冲洗后高压消毒;将盖玻片放入培养皿/板中,将常规细胞铺于片前;当细胞在盖玻片上基本长满后,将片取出;进行后续检测。由于所用盖玻片容易在光滑的瓶皿底部移动和重叠,使细胞在每片盖玻片上的生长条件及面积均不同,存在着因爬片的同一性不好而导致实验结果产生偏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号为200610047607.0、名称为“高密度阵列式细胞爬片培养装置、贮存装置及实验装置”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密度阵列式细胞爬片培养装置,其结构是有载片板,在载片板上设有多个有序排列的槽,槽内置有与槽底部形状相吻合的玻片,不仅能够在单一培养皿上制备出30-50张左右细胞的爬片且能保证爬片的同一性。但是,存在如下问题:
1.因玻片紧贴槽底,采集爬片困难;
2.置于槽中的玻片有时会在一定的流体外力作用下漂浮起来或在运输过程中因震动而出现脱位(脱离凹槽或倾斜于凹槽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采集爬片、效率高、同一性好的方便采集细胞爬片的细胞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方便采集细胞爬片的细胞培养装置,有载片板,在载片板上设有多个有序排列的槽,槽内置有玻片,所述玻片上设有提手,在所述槽上有相对设置的一对限制玻片向上攒动的限位挡片,位于限位挡片连线一侧的槽的侧壁为与槽底面成35~65度角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玻片提手以及具有斜面的槽,可方便地将玻片放入以及将爬片取出凹槽,采集操作简单易行;所设置的限制玻片向上攒动的限位挡片能够将置于凹槽中的玻片固定,可有效防止玻片漂浮、脱位等现象,可得到大量均匀稳定的细胞爬片,进一步保证爬片的数量及质量,提高细胞培养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与现有技术相同,有载片板1,在载片板1上设有多个有序排列的槽2,槽2内置有玻片3,与现有技术所不同的是在玻片3上设有提手4,可将圆形玻片沿弦向上折一部分作为提手4,提手4与槽2之间的角度可为35~90度,在所述槽2上有相对设置的一对限制玻片3向上攒动的限位挡片5,限位挡片5可以设置在槽2的槽口,也可以设置在槽2的侧壁上;可以在径向上相对设置,也可以弦相对设置,但应保证限制玻片3向上攒动。位于限位挡片5连线一侧的槽2的侧壁6为与槽2底面成35~65度角的斜面。
实施例2如图3、4所示: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圆形玻片3上外接提手4,提手4可为多种形式,如立柱、平板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宏,未经李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3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