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板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3399.4 | 申请日: | 2015-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6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孟烈;邱建荣;张为才;庞明朵;薛卫杰;侍家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源市万洋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900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
背景技术
板栅是铅酸蓄电池的管件部件,在蓄电池中承担着支撑活性物质、传递电流的作用。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横筋和竖筋交汇处的电流较为集中,容易出现局部过热现象,引起极板生成隔离层,影响电池性能;其次,活性物质的膨胀使得板栅筋条时刻处于承受挤压的状态,长时间后横筋和竖筋交汇处容易出现断裂现象;另外,在浇铸过程中,由于成型区域较窄,气体在模腔内不容易排出,容易造成板栅成型时夹杂气泡,形成气孔,导致在使用时腐蚀速度快,电池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解决板栅横筋竖筋交汇处容易发热、断裂,以及板栅内部容易出现气孔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包括板栅骨架、连接在板栅骨架一侧的极耳和板栅骨架内部的栅格,所述栅格包括相互交叉的横筋和竖筋,所述横筋在与竖筋交汇处从横筋筋棱的顶点处分别沿竖筋方向倾斜设置倒角。
所述倒角为45°,倒角的直角边长为0.5-2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电流在通过横竖筋条时平稳过渡,在筋条交叉处也不会因电流过载而造成局部发热;由于横筋加宽,板栅强度也有所增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避免板栅内出现气孔现象,使筋条内部更充实、更饱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回弹力实验数据统计图。
其中,1是板栅骨架;2是极耳,3是横筋,4是竖筋,5是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板栅骨架1、包括板栅骨架1、连接在板栅骨架1一侧的极耳2和板栅骨架1内部的栅格,所述栅格包括相互交叉的横筋3和竖筋4,所述横筋3在与竖筋4交汇处从横筋3筋棱的顶点处分别沿竖筋4方向倾斜设置倒角5。所述倒角5为45°,倒角5的直角边长为0.5-2mm。
其横筋3由于从筋棱顶点开始沿着竖筋4方向形成倒角5,使横筋3和竖筋4连接处的横截面加大,通过板栅的电流在经过横筋3和竖筋4交汇处时,电流可以平稳过渡,不会因为电流过载造成局部发热;由于横截面加大,浇筑时排气便利,能够避免板栅内部出现气孔现象,使板栅内部更充实、饱满;由于横截面加大,板栅用铅量增加,板栅强度也大大提升,自然时效由120h节约到90h。
现有的板栅一般在横筋和竖筋交汇处的边缘设置很小的倒角或圆角,这种设计虽然减少了板栅断裂的几率,但是由于回弹力不够,断裂情况仍然时常出现。
关于回弹力,在实验室做了以下试验:
选取系统储存时间相同、规格相同的本实用新型和市售板栅,做回弹力试验。方法如下:在板栅两端加装支架使板栅中间悬空,然后在板栅中间放置200g砝码,使用卡尺测量板栅最低点至支架底部水平面间的高度,记录为高度1;然后去掉砝码,再次测量板栅最低点至支架底部水平面间的高度,记录为高度2;计算高度2和高度1的差值,该差值越小证明其强度越好,反之越差。实验数据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回弹效果明显,回调力度优于市售板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源市万洋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济源市万洋绿色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33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回收组件的电池外壳用凸轮式限位安全折边机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组保护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