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衬砌应变的隧道塌方自动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3071.2 | 申请日: | 2015-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6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施红应;秦俭;孙凤军;姜谙男;塔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范烁;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衬砌 应变 隧道 塌方 自动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塌方自动监测装置,具体为一种基于衬砌应变的隧道塌方自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衬砌指的是为防止围岩变形或坍塌,沿隧道洞身周边采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修建的永久性支护结构。现有技术中隧道的衬砌一般为复合式衬砌,即包括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初期支护施工过程通常为:型钢支护、布置锚杆、布置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即为混凝土衬砌或钢筋混凝土衬砌;而隧道衬砌中的应变在喷射完混凝土后的几天时间内的变化时最剧烈的,且这些应变数据对于隧道塌方监测更有意义,之后隧道衬砌中的应变才渐渐趋于稳定,如何在前述几天时间内采用一套实用的自动监测装置来获得衬砌应变数据,现有技术中尚未存在有效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一种基于衬砌应变的隧道塌方自动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衬砌应变的隧道塌方自动监测装置,包括:
多个设置在隧道围岩与衬砌之间接缝处的传感器组;各传感器组沿隧道断面径向分布;
连接所述传感器组,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组传输过来的应变数据并存储的数据采集箱;
各传感器组的输出信号线沿所述接缝引出至传感器组所在隧道断面前端的隧道内侧壁上;所述隧道内侧壁上固定有用于穿过各传感器组输出信号线的第一钢管;所述隧道内侧壁上还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数据采集箱的凹槽;所述传感器组包括应变计、钢筋计、多点位移计和土压力盒;
另外,还包括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箱,用于将所述数据采集箱存储的应变数据以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给远程终端的数据发射箱;所述隧道内侧壁上还固定有用于穿过数据采集箱与数据发射箱之间的数据传输线的第二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应变数据包括应变计输出的隧道围岩和衬砌中的应力数据、钢筋计输出的接缝内部的钢筋应力数据、多点位移计输出的隧道围岩和衬砌中的变形位移数据、土压力盒输出的接缝内部土体压力变化数据;沿所述接缝引出的多个输出信号线穿过所述第一钢管和所述凹槽侧壁上具有的通孔,并将所述应变数据由各传感器组传输至数据采集箱;
进一步地,相邻传感器组分别所在的隧道断面的径向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箱具有保护外壳。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衬砌应变的隧道塌方自动监测装置,克服了隧道开挖时爆破对应变监测装置产生的影响,可以第一时间布设传感器组并开始采集,进而准确地采集到对于隧道塌方关键性的数据;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后续运用中能够较为稳定的对应变数据进行采集,可以较好的满足工程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监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各传感器组分布在隧道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隧道围岩,2、衬砌,3、接缝,4、传感器组,5、隧道断面,6、数据采集箱,7、输出信号线,8、隧道内侧壁,9、第一钢管,10、凹槽,11、数据发射箱,12、第二钢管,13、数据传输线,14、通孔,15、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海事大学;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30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进气挺柱总成
- 下一篇:一种矿井环境安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