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震隔音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2999.9 | 申请日: | 2015-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6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许福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德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08;B32B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静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音 结构 | ||
1.一种吸震隔音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隔音垫结构包括:
一垫体,所述垫体为能弯曲的结构,且所述垫体从上到下依序层叠有一吸音层、一吸震层及一缓冲层;其中,所述吸音层由一低硬度的第一发泡体所构成,而所述吸震层至少包含一吸震子层,且所述吸震子层从上到下依序由一高硬度的第二发泡体、一高弹力的第三发泡体及一高硬度的第四发泡体所构成,而所述缓冲层由一高硬度的第五发泡体及多个固定于所述第五发泡体的底部且彼此相间隔的缓冲单元所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隔音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层还包含另一吸震子层,所述另一吸震子层从上到下依序由一高硬度的第六发泡体、一高弹力的第七发泡体及一高硬度的第八发泡体所构成,且所述吸震子层与所述另一吸震子层彼此呈堆叠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震隔音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还包括一底吸音层,所述底吸音层由一低硬度的第九发泡体所构成,且所述底吸音层与所述吸音层共同构成一包覆于所述吸震层及所述缓冲层的可拆式袋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震隔音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还包括一底吸音层,所述底吸音层位于所述缓冲层的底部,且所述底吸音层以吸音纤维布或三明治网眼布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震隔音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还包括一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底吸音层的底部,且所述保护层以止滑的橡胶或发泡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隔音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泡体及所述第四发泡体的硬度范围分别介于60度至90度之间,且所述第二发泡体及所述第四发泡体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三发泡体的硬度,而所述第二发泡体及所述第四发泡体分别形成有多个贯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隔音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发泡体为高温发泡成型的记忆型弹力乳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隔音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的外轮廓分别为凸出状立体结构,且所述缓冲单元共同构成曲面状立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震隔音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分别为一缓冲气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震隔音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通过一连通道而彼此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震隔音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及所述连通道还与一能供气体灌入的进气通道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震隔音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五发泡体的底部。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震隔音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黏合于所述第五发泡体的底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震隔音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内部分别装入有一填充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震隔音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泡棉或硅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震隔音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隔音垫结构还包括另一垫体,所述垫体与所述另一垫体能分离地相互组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德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优德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299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共挤出的三层膜的家具膜
- 下一篇:单银室内外低反射的遮阳低辐射镀膜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