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极式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1468.8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5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马飞;王杰鹏;朱艳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C25B9/06;C25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志兵;李爱英 |
地址: | 05602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极 电解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极式电解槽,属于含氚重水处理等领域。
背景技术
单极式电解槽在通电运行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电解槽运行产生的是气体与液体的混合物,需要采取措施将其分离。现有的解决方法通常是电解槽在带压系统状态下运行需在电解槽上方设置单独的氢、氧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保证电解槽在充满液体的状态下工作,但此种方法会在电解槽与气液分离器之间产生连接管道和接口,在重水提氚有放射性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存在更多放射性泄漏的隐患。且传统单极式电解槽多采用法兰式密封结构,密封材料选用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或特殊绝缘密封塑料垫片,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压缩回弹性能,用于普通水电解领域,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但在具有放射性的含氚重水或含氚轻水电解领域,此类有机垫片老化速度加快,电解槽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一般经半年左右时间就要回厂大修,而且垫片老化所释放的氟会污染重水,影响重水的循环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极式电解槽,所述电解槽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并密封结构的构成材料为陶瓷和石墨等材料,耐辐射和耐强碱腐蚀,适用于含氚重水处理,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可降低设备成本投资,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单极式电解槽,所述电解槽主要包括外筒、内筒、氧气出口管、氢气出口管、碱液进液管、陶瓷密封组件、陶瓷绝缘组件和控制单元;
所述内筒底端开放,另一端设有法兰盖;所述法兰盖上设有氢气出口和氧气出口,内筒筒体靠近法兰盖的部分安装有绝缘套筒;所述外筒的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其中,开放端设有法兰盘,封闭端的中心设有电解液入口;所述法兰盖和法兰盘上加工有相对的密封槽;
所述陶瓷密封组件包括陶瓷环和柔性石墨垫块Ⅰ;
所述陶瓷绝缘组件包括陶瓷管、卡套螺母和柔性石墨垫块Ⅱ,其中陶瓷管上加工有与卡套螺母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氢气出口管道上依次设有针阀和氢气调节阀;所述氧气出口管道上依次设有氧气调节阀和压力变送器;且氧气出口管道、氢气出口管道和碱液进液管的外圆周面上均设有凸缘;
整体连接关系为:
所述内筒的筒体部分套装在外筒内部,内筒开放端的端面与外筒封闭端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法兰盖与法兰盘相互配合连接,所述陶瓷密封组件的陶瓷环嵌在密封槽内,并在陶瓷环的端面与密封槽之间设置有柔性石墨垫块Ⅰ;所述氢气出口贯通内筒的筒体,氧气出口贯通内筒与外筒之间的环形区域;所述陶瓷绝缘组件的两个端面与凸缘之间设置有柔性石墨垫块Ⅱ,氢气出口管的两段通过两个卡套螺母与陶瓷管的两端密封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氧气调节阀和氢气调节阀之间均通过电缆连接,控制单元根据设定的阈值来控制氧气调节阀和氢气调节阀的开关。陶瓷绝缘组件与氧气出口管和电解液入口管的连接方式与陶瓷绝缘组件与氢气气出口管的连接方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与内筒为整体焊接;所述氢气调节阀和氧气调节阀均为气动薄膜调节阀或电磁阀;所述氧气出口管、氢气出口管和碱液进液管的构成材料均为镍。
工作原理:
所述电解槽通电运行时,在单极式电解槽内筒内产生氢气,在电解槽外筒与内筒之间产生氧气,电解过程中产生氢气是氧气的两倍,因此电解槽内筒液位下降,电解槽外筒与内筒之间液位上升,差压变送器检测到两液位之间差异信号之后,控制氢气调节阀开启释放氢气,使两液位保持平衡。此时整个装置系统压力逐渐上升,当压力超过设定工作压力之后,压力变送器检测到压力信号,控制氧气调节阀开启释放氧气,使压力恢复到设定工作压力,以保持装置系统压力稳定。
在上述过程中,所述陶瓷密封组件的陶瓷环为绝缘体,可防止电解槽阴阳极直接接触,避免短路;陶瓷环和陶瓷管硬度较大,基本无弹性,通过与压缩回弹性能较好的柔性石墨垫片配合,压紧法兰时石墨垫片变形,即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电解槽漏液。
当拧紧装置时,凸缘可以防止陶瓷管从卡套螺母中滑脱,还可使柔性石墨垫片受力变形,提高密封效果。此外,凸缘为环状,拧紧绝缘装置时,可以保证陶瓷管受力均匀,防止挤碎或压裂等情况发生。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解槽结构简单,工作安全,可实现电解过程、气液分离及液位自动控制,取消了气液分离器,简化流程,减少管道及连接管件,在有放射性介质存在系统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解槽的内筒上部安装绝缘套筒,能够防止槽体内上部发生电解导致氢气与氧气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14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PCB板镀金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电解锰转向对接机剥离滚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