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过滤种养鱼缸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0801.3 | 申请日: | 2015-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9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自明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5001 福建省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过滤 养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过滤种养鱼缸。
背景技术
人们往往会在家里或办公、餐馆等场所,用鱼缸饲养观赏鱼,以供观赏,放松心情,同时也会种植观赏植物,以美化环境。
现有鱼缸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但其功能单一,主要是以养殖观赏鱼而用。为此,中国专利CN2865273Y公开了一种生态过滤种养鱼缸,包括缸体、潜水泵,在缸体顶部设有植物栽培架槽,该架槽中填装有栽培介质,该架槽上部的栽培介质还均布设置有通过水管与潜水泵出口相接的输液管口,该架槽的底板上布设有渗漏管口。这种生态过滤种养鱼缸存在着如下问题:(1)是通过附加的方式在缸体顶部设栽培架槽,与整体环境不谐调,影响了家居等的美观;(2)因在架槽的底板上设有渗漏管口,架槽中的栽培介质等杂质也会随渗漏液一起通过渗漏管口漏入鱼缸内,从而造成鱼缸内的水质越来越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造形美观、能持续保持鱼缸内水质清彻的生态过滤种养鱼缸。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过滤种养鱼缸,包括缸体、缸盖、潜水泵、水管,潜水泵置缸体底部、其出口与水管的一端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盖上设有种植槽与清水槽,种植槽与清水槽内的水平面相互连通,在清水槽的底部设有漏水孔,所述的水管另一端设于种植槽内、与清水槽保持最长距离。
所述的种植槽与清水槽之间还可以设有过滤装置。
所述的过滤装置可以是海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因种植槽与清水槽设于缸盖内,而不是通过附加的方式设于缸体顶部,因此,缸盖与缸体配合更好,并且可对缸盖进行各类造型或制成不同的颜色,使鱼缸外形更加美观,提高了与整体环境谐调度,增加了家居等的美观。(2)缸体的水通过潜水泵泵入种植槽,因种植槽断面大,可大大减缓水流,有利于杂质的沉淀;另一方面,在种植槽内种植有观赏植物,同时放置有固定植物根须的固形物,也更加有利于减缓水流,从而更加有利于杂质的沉淀,保证了清水槽内的水清彻。(3)采用上述措施后,既使还有微量的杂质不能沉淀,但在种植槽与清水槽之间所设的过滤装置作用下,也能可靠地保证清水槽内的水清彻,从而持续地保证了鱼缸内的水清彻。(4)清水槽内的清水通过漏水孔漏入鱼缸时,相对水流较大,更加有利于将氧气带入鱼缸内,为观赏鱼提供足够的氧气。(5)利用鱼缸盖的特殊结构,过滤了鱼缸中的杂质,杂质为植物的根须不断提供养份,使植物的生长更加旺盛,也解决了鱼缸中杂质的排放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生态过滤种养鱼缸,包括潜水泵1、水管2、缸体3、缸盖4,在缸盖2上设有种植槽5与清水槽7,种植槽5与清水槽7内的水平面相互连通,在清水槽7的底部设有漏水孔6;潜水泵1置缸体3底部、其出口与水管2的一端相接,水管2的另一端设于种植槽5内、与清水槽7保持最长距离;
在种植槽5与清水槽7之间还可以设有过滤装置9,过滤装置9可以是海绵。
实际使用时,启动潜水泵1,将鱼缸中的杂质在水的作用下,泵至种植槽5内,因种植槽5断面大,可大大减缓水流,有利于杂质的沉淀;另一方面,在种植槽5内种植有观赏植物10,同时放置有固定植物根须的固形物8,也更加有利于减缓水流,从而更加有利于杂质的沉淀,保证了清水槽内的水清彻;这种方式,不仅过滤了鱼缸中的杂质,杂质为植物的根须提供养份,解决了鱼缸中杂质的排放问题,也使观赏植物的生长更加旺盛,最终达到了生态过滤种养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自明,未经张自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0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