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处理用微孔气体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0745.3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2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处理 微孔 气体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废气处理用微孔气体吸收塔。
背景技术
传统废气处理净化采用填料吸收塔吸附杂质,用填料吸收塔吸附废气中污染物容易出现布气不均匀,引起气体短路,并存在填料带液问题,净化后的废气也会带液从出风口排出,造成吸收液的浪费,同时吸附效率比较低,影响处理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不仅吸收效率高,还可有效避免吸收塔的带液问题的废气处理用微孔气体吸收塔。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废气处理用微孔气体吸收塔,包括塔体、进风口、出风口、进液管、排空口,还包括微孔气体切割器、吸收液溢流口,所述微孔气体切割器相对所述塔体径向设置;在所述塔体侧壁、所述微孔气体切割器部分设置吸收液溢流口,其排液速率可调。
进一步地,在所述塔体内部、所述微孔气体切割器上方设置有钩形板除水器,在其下方设置有液体导流管。
进一步地,所述钩形板除水器采用耐腐蚀金属或有机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钩形板除水器由弧形板纵向拼接而成,所述弧形板上设置钩形板,钩形板凹面与气流方向相向。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弧形板间距离为20-100mm。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气体切割器有折型板和分割板插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气体切割器孔径为0.3-2mm。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连接设置有引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微孔气体切割器的下方、所述塔体侧壁上,所述进液管设置于所述微孔气体切割器的上方。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在微孔吸收塔中,废气是以分散相的形式流经塔体,而吸收液是以流动相的形式与废气接触,同时经净化后的气体在排出前会经钩形板除水器除水,相较于传统的填料吸收塔,不仅吸收效率得到提高,还可有效避免吸收塔的带液问题。另外,根据吸收效率的要求,可设置多层气体切割器,以适应不同的工况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钩形板除水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微孔气体切割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塔体;2、进风口;3、出风口;4、进液管;5、排空口;6、微孔气体切割器;7、吸收液溢流口;8、钩形板除水器;9、液体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废气处理用微孔气体吸收塔,包括塔体1、进风口2、出风口3、进液管4、排空口5,还包括微孔气体切割器6、吸收液溢流口7,所述微孔气体切割器6有4层,相对所述塔体1径向设置;在所述塔体1侧壁、所述微孔气体切割器6部分设置吸收液溢流口7,其排液速率可调,通过控制吸收液溢流口7排液速率,在微孔气体切割器6上部形成一薄层吸收液面;从吸收液溢流口7流出的富吸收液(即含多量废气污染成分的吸收液)可经回收再利用,提取有用成分,剩余的贫吸收液(即不含或微含量废气污染成分的吸收液)又可回收再利用。
所述微孔气体切割器6有折型板12和分割板13插接而成,气流沿折型板12弯折通道穿过后从分割板13上密布的小孔间穿出,在此过程发生两级吸收净化:第一级净化过程为吸收液从分隔板13上的小孔下流,并与上流的气流充分接触,进行气液两相传质过程,吸收了废气污染成分的富吸收液由排空口5排出;第二级净化过程为气体从分割板13上密布的小孔间穿出后,再流经微孔气体切割器6上部的一薄层吸收液面,气体中的污染成分进一步得到净化处理。
所述微孔气体切割器6孔径为0.3-2mm,可根据废气的具体组份选择合适的微孔尺寸。
所述进风口2设置于所述微孔气体切割器6的下方、所述塔体1侧壁上,所述进液管4设置于所述微孔气体切割器6的上方。
所述出风口3连接设置有引风机,净化后的气体经由引风机从烟囱排出。
在所述塔体1内部、所述微孔气体切割器6上方设置有钩形板除水器8,在其下方设置有液体导流管9,经微气体孔切割器6单元充分吸收净化后的废气,从塔体1侧面排入钩形板除水器8,在此将可能存在的大的液滴截留去除,然后再从塔体1另一侧面排出,最终经由出风口3排出。截留下来的液滴经收集后,由液体导流管9返回微孔吸收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0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