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节料流走向的集流导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0607.5 | 申请日: | 2015-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3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戚一男;黄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富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B65G47/44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李西宝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走向 集流导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料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于料斗内,调节料流走向和归集散料的集流导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散料输送过程中,料斗承接由带式输送机传送抛出的散料,安装于料斗内的集流导料板(挡料板)具有集流物料和导向的功能。料流经过带式输送机输送,通过带式输送机的滚筒抛入料斗中,集流导料板(挡料板)干扰料流走向,配合料斗收集物料至指定位置。
现有技术中典型的集流导料装置由料斗及挡料板组合而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通过U型槽2将挡料板3悬挂在料斗内,并通过推杆机构4调节挡料板3的角度,进而调节带式输送机1输送来的散料的流向。如图2和图3所示,现有挡料板的截面多为由三块板组合的U型结构,为平面组合结构。挡料板为平面迎接料流,料流在脱离皮带机后具有较大动能,碰撞挡料板后虽然改变流向,但因冲击造成的散料和扬尘较多,是生产过程中产生扬尘的原因之一;挡料板通过推杆机构4进行调节,对导料的调节功能有限。
图4为现有技术中较优的集流挡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在平面组合挡料板的基础上加入对散料缓冲和聚拢收集的功能设计要素;集流导料板结构紧贴带式输送机抛出料流的形态轮廓外侧,槽截面为多段线结构,料斗安装方式类似于如图1中的挡料板,工作中通过调节集流导料板的布置角度和位置进行流向引导变换。虽然该类集流导料板切贴料流的抛落形态外轮廓线,通过集流导料板迎料面的摩擦降低料流动能,并对料流实施柔性引导和聚拢;但是集流导料板的结构设计是依据带式输送机1的传送功率及料流参数进行的,即假定近似的料流抛出形态轮廓线,或者假设是在一定区间内变化,也是类似于挡料板进行单向的平动或者转动;然而实际物料的密度、颗粒形态、风阻尼甚至重力加速度都是变化的,这便影响着集流导料板的使用效果,即设计参数脱离实际工况。因而现有技术中,集流导料板的导料常脱离实际工况,对导料的调节功能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节料流走向的集流导料装置,其调节功能很好地适应工况的变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料流走向的集流导料装置,其技术方案为:它具有至少两块集流导料板;每一块集流导料板至少与其相邻的其中一块集流导料板铰接;每一块集流导料板至少连接有一根两端分别与该集流导料板和料斗铰接的调节杆;相邻集流导料板之间的夹角或位置可调节。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料流走向的集流导料装置,其技术方案为:一种调节料流走向的集流导料装置,包括第一集流导料板;通过第一铰轴与所述第一集流导料板铰接的第二集流导料板;至少一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导料板和料斗铰接的第一调节杆;至少一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导料板和料斗铰接的支撑杆;至少一根两端分别与第一铰轴和料斗铰接的第二调节杆;至少一根两端分别与第二集流导料板和料斗铰接的第三调节杆。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来控制第一集流导料板和第二集流导料板的位置,调节各调节杆,可以使第一集流导料板和第二集流导料板组合件整体旋转,实现第一集流导料板和第二集流导料板组合件的整体平动,调节第一集流导料板和第二集流导料板组合件的弯曲情况;其调节功能很好地适应工况的变化。
在优选技术方案之一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料流走向的集流导料装置,所述第一集流导料板设有两铰座,第二铰轴与该两铰座铰接;第一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轴铰接;所述第一集流导料板近第二集流导料板端设有两个第一铰座,第二集流导料板近第一集流导料板端设有两个第二铰座,第一铰轴与所述第一铰座和第二铰座铰接;料斗设有两个第三铰座,第三铰轴与所述第三铰座铰接;第二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铰轴和第三铰轴铰接;二根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铰轴和第三铰轴铰接;第二集流导料板设有两个第四铰座,第四铰轴与所述第四铰座铰接;第三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铰轴铰接。
在优选技术方案之一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料流走向的集流导料装置,所述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它们的两端均为螺杆、各调节杆的两螺杆之间具有与螺杆配合连接的内螺纹套及设置在内螺纹套两端的紧固螺母,与各内螺纹套两端连接的螺杆的旋转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富重工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泰富重工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06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