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腔引流水封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0272.7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1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林世红;韦成信;曹健斌;蔡洁;徐向新;李富骊;龙娟;谭梨丽;覃秋玉;何凌云;郑华;蒙巧;刘庆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世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 引流 水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胸腔引流的水封瓶。
背景技术
水封瓶是闭式胸膜腔引流术的基本装置,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胸、胸腔积液及手术后的胸腔闭式引流。闭式胸膜腔引流是治疗气胸、血胸和脓胸的重要措施,是胸外科的一项基本治疗措施,闭式胸膜腔引流是根据人体胸膜腔的生理特点设计的依靠水封瓶中的液体使胸膜腔与外界隔离,形成密闭的装置,保持胸膜腔的负压,当胸膜腔内因积液或积气形成高压时,胸膜腔内液体或气体可排至引流瓶内。目前多数使用的水封瓶包括瓶体,在瓶体顶端上设有插入瓶体内的水封管和排气管;水封管的底端处于瓶内液体的液面以下构成水封,而顶端作为引流口与软体引流管连接;这种水封瓶从伸入人体胸腔的一端到与水封管连接的一端,整条引流管的大小一致,相对较粗,伸入人体胸腔与人体接触面较大,容易造成对手术处的损害和容易使病人感到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胸腔引流水封瓶,它可以解决因水封瓶的引流管相对较粗,伸入人体胸腔与人体接触面较大,容易造成对手术处的损害和容易使病人感到不舒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胸腔引流水封瓶包括有瓶体,排气管,用于连通所述瓶体内腔和人体胸腔的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包括外直径小于2.2毫米的细引流管,外直径大于11毫米的粗引流管以及前端与所述粗引流管连接而后端插入所述瓶体内的水封管;所述细引流管的后端与注射器的针头连接部连接,所述粗引流管前端的接头部插接在所述注射器的针筒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细引流管是中心静脉导管;所述注射器针筒的内径为9.5毫米;所述粗引流管由外径为11毫米的软管部和前端外径为9.5毫米的接头部构成。
进一步:所述瓶体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瓶体上设置有瓶体刻度,所述瓶体上端设置有旋盖,所述排气管和所述水封管穿过所述旋盖与所述瓶体腔内连通;所述瓶体上端套装有顶套、下端套装有底套,所述瓶体相对两侧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两端分别与所述顶套和所述底套连接,所述护栏上端铰接有活动挂耳,所述底套底部设置有活动支撑座。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引流通道中的引流管分为粗、细两段,伸入人体胸腔一段的引流管相对较细,与手术处接触面较小,减轻对手术处造成的损害和病人的不舒适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2、本实用新型粗、细两段引流管通过注射筒连接,解决了粗细引流管无法连接的难题。另外,该装置方便连接注射器,当引流过程中若存在细引流管堵塞的情况时,则拨下与细引流管连接的注射针筒,用另外的无菌注射器抽出堵塞物。
3、本实用新型用透明材料制成,瓶体上设计有刻度,便于医务人员在手术时或手术后观察病人引流液的颜色和量。
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活动挂耳,便于吊挂和携带,病人下床活动时,可将活动挂耳从瓶体侧拉出,提在手中或固定在身上,不用时可转放回瓶体侧,非常方便。
5、本实用新型底部四角设置有活动支撑座,具有展开支撑状态以及重合收纳状态,且可在这两状态间转换,当要放置水封瓶时,旋转伸出四个活动支撑座,起到稳固水封瓶重心的作用,引流瓶放置更稳定,不易倾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细管与注射器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为:1、细引流管,2、注射器, 3、顶套,4、粗引流管,4-1、接头部,4-2、软管部,5、水封管,6、旋盖,7、排气管,8、瓶体、9、瓶体刻度,10、活动挂耳,11、护栏,12、活动支撑座,13、针筒活塞,14、底套,15、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和图3的胸腔引流水封瓶,包括有瓶体8,排气管7,用于连通瓶体8内腔和人体胸腔的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包括外直径小于2.2毫米的细引流管1,外直径大于11毫米的粗引流管4以及前端与粗引流管4连接而后端插入瓶体8内的水封管5;细引流管1的后端与规格为2.5ml的注射器2的针头连接部连接,粗引流管4前端的接头部4-1插接在注射器2的针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世红,未经林世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0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留置导尿综合装置
- 下一篇:立式医疗废弃物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