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0109.0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2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池续航;凌晓东;谢凯;靖宁娴;王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续航;江苏金三角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4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朱介人 |
地址: | 22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升降 立体 停车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简易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多导致了停车场所的紧张,要想解决停车问题必须修建大型停车场,由于大型停车场需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这不仅增加了修建停车场的成本,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土地面积可谓寸土寸金,修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如此众多的平面停车场,几乎是无法实现,因此,立体停车场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目前的简易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每一个上层车位设置有一个提升装置,提升装置数量多,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简易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减少了提升装置的数量,使得停车设备结构简单,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简易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包括钢结构框架,所述钢结构框架的后横梁上设有液压油缸,上层载车板通过钢索以及滑轮组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传动连接,所述钢结构框架的上层车位处设有弹出式防坠器,所述上层载车板在上层车位时停放在该防坠器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动滑轮与第二动滑轮,所述钢结构框架上固定连接有左侧提升钢索以及右侧提升钢索,所述上层载车板的后端设有左侧提升动滑轮以及右侧提升动滑轮,所述左侧提升钢索绕过上层载车板的左侧提升动滑轮、钢结构框架上的定滑轮以及第一动滑轮与第二动滑轮,右侧提升钢索绕过上层载车板的右侧提升动滑轮、钢结构框架上右侧的定滑轮以及第一动滑轮与第二动滑轮。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左侧提升钢索以及右侧提升钢索上设有张力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防坠器安装于钢结构框架的上层车位的两侧边的纵梁上。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钢结构框架纵梁的后端设有一个止挡块。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层载车板的前端设有前侧平衡轮,其后端设有后侧平衡轮,平衡钢索绕过前侧平衡轮与后侧平衡轮,一端固定连接于钢结构框架前侧的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钢结构框架后侧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了一机多板,即一个液压油缸提升多个上层载车板,减少了提升装置的数量,使得停车设备结构简单,降低制造成本。
2、滑轮组的使用,提高了传动比,减小了液压油缸的长度,使得制造成本下降,而且安装方便。
3、左侧提升钢索与右侧提升钢索上设有张力检测装置,在升降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张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左侧提升钢索与右侧提升钢索上的张力不同时及时反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提升机构(绕有左侧提升钢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层车位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与以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钢结构框架1,所述钢结构框架1的后横梁上设有液压油缸4,上层载车板3通过钢索以及滑轮组与液压油缸4的活塞杆传动连接,所述钢结构框架1的上层车位处设有弹出式防坠器2,所述上层载车板3在上层车位时停放在该防坠器2上,所述液压油缸4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动滑轮5与第二动滑轮6,所述钢结构框架1上固定连接有左侧提升钢索9以及右侧提升钢索8,所述上层载车板3的后端设有左侧提升动滑轮10以及右侧提升动滑轮7,所述左侧提升钢索9绕过上层载车板3的左侧提升动滑轮10、钢结构框架1上的定滑轮12以及第一动滑轮5与第二动滑轮6,右侧提升钢索9绕过上层载车板3的右侧提升动滑轮10、钢结构框架1上右侧的定滑轮12以及第一动滑轮5与第二动滑轮6,所述左侧提升钢索9以及右侧提升钢索8上设有张力检测装置,所述防坠器2安装于钢结构框架1的上层车位的两侧边的纵梁上,所述钢结构框架1纵梁的后端设有一个止挡块11,所述上层载车板3的前端设有前侧平衡轮31,其后端设有后侧平衡轮33,平衡钢索32绕过前侧平衡轮31与后侧平衡轮33,一端固定连接于钢结构框架1前侧的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钢结构框架1后侧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续航;江苏金三角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池续航;江苏金三角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01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驱动抱夹智能小车
- 下一篇:错列式双层停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