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粉发电锅炉的冷却除渣和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8933.2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5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韩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永胜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锅炉 冷却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粉发电锅炉的冷却除渣和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煤粉发电锅炉的除渣有两种形式,湿式除渣和干式除渣。其中湿式除渣主要采用刮板捞渣机,并通过水来冷却炉渣,显热不回收,冷却水需要处理,这种工艺污染严重。而干式除渣主要是通过履带式干渣机,输送过程中自然冷却。冷却效果不好。并且同样的,炉渣显热不回收或不利于回收。上述各种煤渣的处理工艺或者需消耗大量的水,导致煤渣处理成本较高,或者冷却效果不好。并且目前的处理工艺对煤渣携带的热量均不便回收,这部分热量被白白浪费掉,浪费了大量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粉发电锅炉的冷却除渣和余热回收系统,并且冷却后的煤渣可直接进行下一步利用,不需对煤渣进行烘干处理,有利于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煤粉发电锅炉的冷却除渣和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渣井(1),渣井(1)的下端设置炉渣破碎装置(2),出渣口下方安装分流装置(3),分流装置(3)与输送、热交换设备(4)连接,输送、热交换设备(4)再与热量回收管路(5)连接。
优选的,其中炉渣破碎装置(2)采用液压关断门。
优选的,其中液压关断门采用内外侧门互扣结构。
优选的,其中分流装置(3)为三通结构,下部斜插入输送、热交换设备(4)内。
优选的,其中输送、热交换设备(4)包括密封壳体、气动隔绝门、推动梁式冷却机、冷却风机、液压驱动系统、破碎机、管式输送机、渣库及运行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梁式冷却机包括承料板(6),所述承料板(6)上部有固定推 料梁(11)和活动推料梁(10),其中所述固定推料梁(11)固装在所述承料板(6)上,所述活动推料梁(10)固装在导轨(12)上,并随所述导轨(12)相对于所述固定推料梁(11)往复运动,所述承料板(6)上还具有一定厚度的料层(7)。
优选的,所述管式输送机是通过管式皮带机输送冷却的炉渣的,所述管式皮带机是封闭的。
优选的,所述料层(7)的厚度位于400mm~600mm。
优选的,所述承料板具有可调控风量器(8)。
优选的,所述可调控风量器(8)是由可调挡板组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需消耗水就能够使煤渣冷却、粒化,能够大幅降低煤渣处理成本,煤渣冷却风与煤渣换热后形成的高温气体通过管路导出,经过除尘后就可直接对热量进行回收,使煤渣携带的热量更加方便的回收利用,与现有的煤渣处理工艺相比,省去了大量中间设备和步骤,进一步降低煤渣处理成本,煤渣处理过程中不产生水蒸气,有利于延长车间屋顶、横梁等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冷却后的煤渣可直接进行下一步利用,不需对煤渣进行烘干处理,有利于节约能源,煤渣冷却效率高,设备使用寿命长,煤渣冷却风可循环使用,不向空气中排放,对大气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等。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粉发电锅炉的冷却除渣和余热回收系统这种形式是有序可控回收显热,且不会漏风到炉膛中,不会影响锅炉燃烧。优点和先进性是传统形式不可比拟的。因此有推广价值,尤其现在提倡余热回收和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煤粉发电锅炉的冷却除渣和余热回收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压关断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热交换设备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热交换设备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粉发电锅炉的冷却除渣和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渣井 1,渣井1的下端设置炉渣破碎装置2,为了便于收集冷却粒化后的煤渣,可在出渣口下方安装分流装置3,分流装置与输送、热交换设备4连接,输送、热交换设备4再与热量回收管路5连接。
其中,炉渣破碎装置2优选采用液压关断门,通过法兰连接或焊接连接安装在锅炉底部渣井1下,它能储存及承载一定的排渣量,且关断门上下位置关闭严密不漏灰,无明显漏风,保证炉膛密封,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
再优选的,液压关断门采用内外侧门互扣结构,如图2所示,此结构设计使门与门之间无缝隙,保证关断门关闭严密,有效减少锅炉漏风率,保证锅炉燃烧的稳定性,提高锅炉燃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永胜,未经韩永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8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水排渣门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亚临界电站锅炉的蒸汽吹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