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调节松紧的手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8533.1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9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艳艳 |
主分类号: | A41D19/015 | 分类号: | A41D19/015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申传晓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松紧 手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尤其涉及一种能调节松紧的手套。
背景技术
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劳动保护用品,也有装饰用的。但现有技术中的手套结构简单,一般采用一层或两层面料制成,其保暖性能较差,为了提高手套保暖性能,一般采用增加面料厚度的方式来提高手套的保暖性能,但是必然会牺牲手套的透气性,使用户佩戴不舒适。
并且现在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实物的多用实用性和时尚,手套的种类越来越多,比如用皮划艇、自行车、攀岩等运动手套,现有技术中的手套一般只靠腕部松紧来锁紧手套与人体的连接,但是在比较剧烈的运动或者项目时,仅靠腕部锁紧手套与人体连接的方式难以满足用户需求,进行剧烈运动时容易使手套脱落。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调节松紧的手套,在保证用户舒适的前提下,使手套与人体连接更牢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方案包括:
一种能调节松紧的手套,其包括手套本体,其中,手套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至少两对穿线单元,手套本体的腕部设置有松紧调节装置,松紧调节装置配置有用于调节手套松紧的线,线穿过每个穿线单元,相邻穿线单元对之间的线呈交叉布置。
所述的手套,其中,上述穿线单元包括布片,布片的一端固定在手套本体的背面,布片的另一端包裹有一穿线板,穿线板上设置有弧形通道,弧形通道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穿线的环形体。
所述的手套,其中,松紧调节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带有腔体的下壳体,下壳体配置有一上壳体,下壳体的腔体内设置有能转动的绕线轮,下壳体上设置有穿线孔,绕线轮上的线通过穿线孔穿出;上壳体内设置有单向驱动机构,单向驱动机构与绕线轮相啮合时,绕线轮随单向驱动机构转动;单向驱动机构与绕线轮相分离时,绕线轮随线自由转动。
所述的手套,其中,上述下壳体的腔体内设置有一立轴,绕线轮包括上轮面与下轮面,上轮面与下轮面之间设置有安装孔,立柱穿入安装孔内,使绕线轮绕该立柱转动,上轮面上均匀布置有多个立齿,用于与上述单向驱动机构相啮合。
所述的手套,其中,上述下壳体之腔体内壁的上沿均匀布置有多个逆止齿;上述上壳体中部设置基座,基座上设置有驱动轮,驱动轮上设置有与立齿相适配的驱动齿,驱动齿外周的基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逆止片,逆止片包括固定端与自由端,固定端固定在基座上,自由端向上壳体内壁方向翘起;处于原始状态,逆止片位于逆止齿上方;上壳体处于按下状态,逆止片卡入对应逆止齿之间形成逆止结构,驱动齿与立齿相啮合形成驱动结构,逆止结构与驱动结构相配合形成上述单向驱动机构。
所述的手套,其中,上述逆止齿上方的腔体内壁上均匀布置有多个承托齿,承托齿的长度小于逆止齿的长度,承托齿与逆止齿呈插空排列方式;处于原始状态,自由端前端位于两个承托齿之间,自由端前端下边沿卡顶在一个逆止齿的上表面;上壳体处于按下状态,自由端前端自两个承托齿之间滑入对应的两个逆止齿之间。
所述的手套,其中,上述上壳体与基座之间设置有一限位空隙,上壳体与基座的中部均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布置有一螺栓,立柱上设置一螺孔,该螺栓拧入该螺孔内,使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连接;逆止齿、逆止片、限位空隙与螺栓形成限位结构,使上壳体能在限位空隙范围内沿螺栓移动。
所述的手套,其中,上述立齿的数目大于等于驱动齿的数目。
所述的手套,其中,上述自由端的背面设置有弧形过渡部,用于与逆止齿一侧表面相贴合,自由端的前端为楔形,用于与逆止齿另一侧面相卡顶;驱动齿外周的基座上均匀布置有四个逆止片。
所述的手套,其中,上述手套本体之食指套的前端、指尖处或者前端与指尖处设置有触屏区,触屏区上设置有导电层;或者上述手套本体之拇指套的前端、指尖处或者前端与指尖处设置有触屏区,触屏区上设置有导电层;或者上述手套本体之中指套的前端、指尖处或者前端与指尖处设置有触屏区,触屏区上设置有导电层,或者手套本体之食指套、拇指套与中指套的前部均设置有触屏区,触屏区上设置有导电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调节松紧的手套,在手套本体背面上设置松紧调节装置,以及配置穿线单元与线,当用户佩戴手套后,通过松紧调节装置的单向驱动机构驱动下壳体上的绕线轮,将线收紧的同时锁紧线的位置,并且当单向驱动机构与绕线轮分离时,绕线轮随线自由转动,可以抽动线进而对松紧进行重新调整,从而使手套本体与人体连接更牢固,方便了用户控制调节线的松紧程度,使用户佩戴手套更舒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艳艳,未经刘艳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8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