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的液冷式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08291.6 | 申请日: | 2015-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2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黄泰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钛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 地址: | 美国加州联***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液冷式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于电子设备的液冷式散热装置,特别是一种改良泵设置的位置,以及改良热交换模块的冷却液体的流动路径,具有缩小体积、简化结构与提升散热效能等效果的液冷式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运作时,其主机内的中央处理器(CPU)、芯片或其它处理单元所产生的热必须被快速、有效率地排除,使主机内部保持制造时所建议的温度范围,才能避免所述电子元件烧毁或受损。
广泛被用来冷却CPU、芯片或其它处理单元的方式是采用气冷式;亦即,在CPU或其它芯片的表面热接触地设置散热鳍片以吸收CPU或芯片所产生的热量,散热鳍片上则设置风扇,风扇运转时产生的风吹过各个散热鳍片而带走其所吸收的热量;然而,随着CPU与芯片的快速发展,其运算速度愈来愈快,所产生的热量也愈来愈高,传统的气冷式散热装置已无法应付高阶计算机或电子设备的冷却需求。
另一种冷却装置则是液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是利用泵驱动冷却液体在一封闭系统内循环,所述封闭系统还设置有热交换器,藉由冷却液体吸收CPU等芯片产生的热量后,由热交换器将所述热量排除。前述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可见于US 7971632、US 8245764、US 8274787、US 8356505、US 8240632等专利案。
一般而言,液冷式散热装置较气冷式散热装置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然而,液冷式散热装置包含了更多元件,因而增加了制造组装的时间,且组装后的体积较大,较不能符合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此外,更多元件的组装也造成了液冷式系统发生渗漏的潜在因素;又,体积大的液冷式散热装置则使得泵带动冷却液体循环流动的效率较低,在既有条件下无法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
此外,图1显示的现有散热装置的热交换模块H,具有由多个金属鳍片组构而成的鳍片总成H1,并将多支连通管H2贯穿该鳍片总成H1两端,所述鳍片总成H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空间H3,相对的另一端设有二个第二空间H41与H42,该第二空间H41底部设有用来连接进液管(图中未显示)的进液口H5,第二空间H42底部设有用来连接出液管(图中未显示)的出液口H6;当吸收了热量的冷却液体经由进液口H5进入第二空间H41后,冷却液体由部分延伸至第二空间H42的连通管H2流至第一空间H41,再从第一空间H41通过另一部分连通管H2流至另一第二空间H42,以形成“U”形的流动路径(如图1的粗体箭头方向所示);冷却液体在该流动路径的过程中,将热量传导至各个鳍片,设于鳍片总成H1的风扇(图中未显示)则吹风将热量排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液冷式散热装置,以进一步缩小体积、延长冷却液体在热交换模块的流动路径,提升散热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包括:一吸热模块、一输液模块与一热交换模块;其中,吸热模块连接输液模块的至少一进液管与至少一出液管的第一端,所述出液管与进液管的第二端则分别连接一第一泵与一第二泵后,再将第一泵、第二泵连接至设于热交换模块的储液室,藉以构成小体积、结构简化的一体化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是对热交换模块进行改良,使冷却液体通过鳍片总成的路径更为迂回而延伸路径长度,使得冷却液体所吸收的热量可以更好地传导至鳍片总成而提升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包括:一吸热模块、一输液模块与一热交换模块,该输液模块具有至少一进液管与至少一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的第一端连接该吸热模块,所述出液管的第二端连接一第一泵,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连接一第二泵,且该第一泵、第二泵均连接设于该热交换模块的储液室,所述热交换模块具有一鳍片总成与至少一散热风扇,以及多支贯穿该鳍片总成两端的连通管,该鳍片总成的第一端设置该储液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室内设有多个第一空间,所述多支连通管的第一端延伸进入所述多个第一空间,所述鳍片总成的第二端设有多个第二空间,所述多支连通管的第二端延伸进入所述多个第二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是将第一泵与第二泵设于一泵座,再利用泵座组合于热交换模块的储液室,从而使第一泵、第二泵连通储液室,以缩小整个散热装置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现有液冷式散热装置的热交换模块结构,暨冷却液体在热交换模块流程路径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液冷式散热装置组合后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从另一角度显示本实用新型液冷式散热装置组合后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液冷式散热装置包含的主要元件的组合关系的立体分解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钛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钛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82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显示屏的屏蔽结构
- 下一篇:冷却板、冷却装置及通讯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