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用双孔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8249.4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1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查海兵;马雪平;张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特洁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隋玲玲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用双孔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用双孔接头。属于药用包装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输液容器密封用接头广泛应用于复合膜输液袋和塑料输液瓶。它包括外盖、垫片、内盖和接口,现有的接头其橡胶垫片均为片状圆形垫体,其表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加药或者输液的输液孔,如中国专利200520074991.4、201210508007.5、201220548174.8,这些现有的垫片均存在如下不足:1、由于呈圆形结构,两个垫片相接触时,接触面积大,易粘连,对清洗和后续使用带来很大难度;2、用料多,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另外圆形的橡胶垫片装配于外盖和内盖之间,三者之间容易产生转动,使得装配不紧密,密封性差。
再者,现有的接头的内盖顶部厚度均较厚,穿刺阻力大,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粘连、用料少且成本低、不跟转、密封性好、穿刺阻力小的输液用双孔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输液用双孔接头,它包括外盖、垫片、内盖和接口;
所述垫片呈椭圆形片状结构;
所述外盖顶部向上凸起呈椭圆形,该椭圆形凸起与垫片相配合;
所述内盖顶部内侧设置有椭圆形凹槽,该椭圆形凹槽与垫片大小一致;所述内盖顶部内侧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椭圆形凹槽短轴的延长线上。
在垫片本体上设置有两个针刺孔,两个针刺孔沿椭圆的长轴方向设置,所述针刺孔的上端边沿设置有凸筋。
所述针刺孔是由上下两面向中间凹陷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垫片呈椭圆形片状结构,将两个针刺孔包含在内,最大限度的缩小表面积,加上凸筋的设置,使得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相邻两垫片之间接触面积大大减小,起到防粘连效果。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省了用料,降低材料成本。
另外,由于呈椭圆形面积相对于圆形面积变小,生产过程中,同一模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面积变小,接触异物的几率减少,更清洁。
椭圆形垫片与顶盖的椭圆形凸起相配合,不会产生跟转详细,连接更紧密。
内盖顶壁内侧的凹槽设置,减少穿刺阻力,但是由于内盖顶壁设置凹槽,厚度减薄,强度降低,易破损,在椭圆形凹槽短轴的延长线上设置加强筋,弥补了这一缺陷,保证了强度,使其不易破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液用双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内盖的仰视图。
其中:
外盖1、垫片2、内盖3和接口4;凹槽3.1、加强筋3.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输液用双孔接头,它包括外盖1、垫片2、内盖3和接口4;
所述垫片2呈椭圆形片状结构,在垫片2本体上设置有两个针刺孔,两个针刺孔沿椭圆的长轴方向设置,所述针刺孔的上端边沿设置有凸筋。所述针刺孔是由上下两面向中间凹陷而成。
所述外盖1顶部向上凸起呈椭圆形,该椭圆形凸起与垫片2相配合;
所述内盖3顶部内侧设置有椭圆形凹槽3.1,该椭圆形凹槽3.1与垫片2大小一致;所述内盖3顶部内侧还设置有加强筋3.2,所述加强筋3.2设置于椭圆形凹槽3.1短轴的延长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特洁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江阴特洁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82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内科用中药药渣压榨壶
- 下一篇:一种具有冲管功能的液体包装软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