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水泥回转窑耐火砖的切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7920.3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1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舒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芜湖海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22 | 分类号: | B28D1/22;B28D7/02;B24B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水泥 回转 耐火砖 切砖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泥回转窑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适用于水泥回转窑耐火砖的切砖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回转窑耐火砖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窑筒体不受高温气体和高温物料的损害,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在熟料煅烧过程中,由于窑内气体温度比物料温度高得多,窑每旋转一圈,窑衬表面受到周期性的热冲击,温度变化幅度为150℃~250℃,在窑衬10mm~20mm表层范围内产生热应力。窑衬还承受由于窑的旋转而产生的砖砌体交替变化的径向和轴向机械应力,以及煅烧物料的冲刷磨损。由于同时产生硅酸盐熔体,在高温环境下很容易与窑衬耐火砖表面相互作用形成窑皮初始层,并同时沿耐火砖的孔隙渗入到耐火砖的内部,与耐火砖黏结在一起,使耐火砖表层10mm~20mm范围内的化学成分,和相组成发生变化,降低耐火砖的技术性能。当物料的烧结范围较窄,或者形成短焰急烧产生局部高温时,会使窑皮表面的最低温度高于物料液相凝固温度,窑皮表面层从固态变为液态而脱落,并且由表及里深入到窑皮的初始层,连同耐火砖表面薄层一起脱落,过后又形成新的窑皮初始层。当这种情况反复出现时,烧成带窑衬就逐渐由厚变薄,甚至完全脱落,导致局部露出窑筒体而红窑。窑内耐火砖达到使用周期后为确保回转窑我正常运转,就需要更换耐火砖。一般情况下,在窑内耐火砖砌筑使用标准砖,砌筑封顶砖、接头砖和弯道砖时,若用原砖不能满足封口要求时,要求对标准砖进行切割使用加工砖。加工砖加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条窑耐火砖砌筑质量。
传统切的砖机是德国进口设备,设备比较庞大,重量达到5吨,并需要设置专用机房,托运比较不方便;
传统的切砖机放置专用机房,耐火砖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来回倒运,费工费时并且传统的砖机,加工时粉尘较大,对操作人员身体存在潜在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成本小的适用于水泥回转窑耐火砖的切砖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水泥回转窑耐火砖的切砖机,包括电机以及电机驱动的切割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砂轮下部设有砖体切割托台,所述的砖体切割托台中设有砖体固定台,在砖体固定台上部设有砖体夹紧结构,在切割砂轮与砖体切割台之间设置有粉尘收集器,所述的砖体切割托台内还设置粉尘吸出管道。
具体的,所述的砖体固定台包括左固定台、右固定台,所述的左固定台、右固定台间隙设置在砖体切割托台中,在左固定台和右固定台前、后端各设置一组固定杆,每组固定杆砖体切割托台的边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砖体夹紧结构包括设置在左固定台上的前压紧块和后压紧块。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切砖机重量仅为200公斤,托运比较方便;方便操作,减少耐火砖来回倒运工作量,减少人工成本,设置了夹转装置,加工质量能够满足砌筑要求;增加了收尘装置使得加工时粉尘大大减少,保护了作业人员身体不受伤害;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 电机、2. 切割砂轮、3. 砖体切割托台、4. 砖体固定台、5. 粉尘收集器、6. 粉尘吸出管道、7. 左固定台、8. 右固定台、9. 固定杆、10. 前压紧块、11. 后压紧块、12. 调节螺栓、13. 调节座、14. 压块固定杆、15. 滑竿、16. 联动拉杆、17. 水淋喷头、18. 收集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适用于水泥回转窑耐火砖的切砖机,包括电机1以及电机驱动的切割砂轮2,同时设置有水淋喷头17、所述的切割砂轮2下部垂直位置设置有砖体切割托台3,所述的砖体切割托台3中设有砖体固定台4,在砖体固定台上的砖体夹紧结构,在切割砂轮2与砖体切割托台3之间设置有粉尘收集器5,所述的砖体切割托台3内还设置有粉尘吸出管道6。所述的粉尘收集器5为一个矩形且向切割砂轮2的侧面和底面镂空,粉尘收集器5将切割的粉尘收集,并落入粉尘吸出管道6的收集口18。
所述的砖体固定台包括左固定台7、右固定台8,所述的左固定台7、右固定台8间隙设置在砖体固定台4上,在左固定台7和右固定台8前、后端各设置有一组固定杆9,每组固定杆9与砖体切割托台3的边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芜湖海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芜湖海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79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