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线行走式防护操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7875.1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2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赵鹤泉;师安东;林小斌;陈竹晨;谈宏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5/00;E04G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走 防护 操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中的施工防护操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线行走式防护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高架桥和高层建筑也呈快速发展的态势。在高空作业中,往往采用落地式脚手架或倒挂式操作平台,然而,落地式脚手架的成本过高,倒挂式操作平台的安装、拆除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会影响地面施工以及地面交通的安全和秩序。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的适于施工人员的高空作业,尤其是高空狭小空间的施工作业的施工防护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线行走式防护操作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高空作业施工中采用落地式脚手架或倒挂式操作平台而造成的施工成本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的跨线行走式防护操作装置,从而保证高架桥或高层建筑的高空作业快速、安全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跨线行走式防护操作装置,包括:行走吊挂装置和悬吊平台,所述行走吊挂装置的底部设有移动轮;所述悬吊平台挂设于所述行走吊挂装置的下方,所述悬吊平台包括支撑台和防护栏,所述悬吊平台通过悬臂杆件与所述行走吊挂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吊挂装置包括由横杆和竖杆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横 杆、竖杆之间还设有斜杆。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包括支撑架和钢板,所述支撑架为若干槽钢焊接形成的网格结构,所述钢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方,在所述悬臂杆件与所述支撑台底部连接处还设有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悬吊平台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吊耳。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栏由钢管焊接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栏还包括密目安全网,所述密目安全网设置敷设于所述钢管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悬臂杆件通过高强螺栓与所述行走吊挂装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与所述行走吊挂装置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跨线行走式防护操作装置,包括行走吊挂装置和悬吊平台,行走吊挂装置的底部设有移动轮;悬吊平台挂设于行走吊挂装置的下方,悬吊平台包括垂直固接的支撑台和防护栏,悬吊平台通过悬臂杆件与所述行走吊挂装置连接。通过在狭小空间上方设置可移动的行走吊挂装置,并在行走吊挂装置下方通过悬臂杆件牢固连接供施工人员在高空狭小空间作业的悬吊平台,形成了经济、安全、可靠的移动式防护操作装置,从而保证高空作业快速、安全进行。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跨线行走式防护操作装置取材方便,制作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跨线行走式防护操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跨线行走式防护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跨线行走式防护操作装置中行走吊挂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跨线行走式防护操作装置中悬吊平台的俯视图;
图5至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跨线行走式防护操作装置的安装流 程示意图。
图中:10-行走吊挂装置,11-移动轮,12-横杆,13-竖杆,14-斜杆,20-悬吊平台,21-支撑台,22-防护栏,23-悬臂杆件,24-固定件,25-斜撑,26-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跨线行走式防护操作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当进行高架桥或者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梁与梁之间的楼板施工或者箱梁之间湿接缝的施工空间往往比较狭小。此时,利用常规的脚手架作为该环境下的防护操作装置,或存在施工成本高或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设置于狭小空间内的跨线行走式防护操作装置来解决这一难题。
下面结合图1至图7,以高架桥施工时,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相邻的两个箱梁之间的湿接缝施工为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跨线行走式防护操作装置的结构及安装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未经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78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