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暖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7826.8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6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暖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暖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暖风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它使用存储在电池中的电来发动,在驱动汽车时有时使用12或24块电池,有时则需要更多,电动汽车时速快慢和启动速度取决于驱动电机的功率和性能,其续行里程之长短取决于车载动力电池容量之大小,而电动汽车电池的储能有限,且目前的电动车依靠电能加热并以水为介质传递热量来对乘客取暖,这种取暖方式不仅消耗大量电能,严重影响续航里程,而且空调零件较多,导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暖风装置,避免了大量使用电能取暖,提高了续航里程,导热效率高,零件少,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使用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暖风装置,包括空气加热部分和用于将热风输送至车内空间的供风部分;所述空气加热部分包括燃料容器和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有相互之间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燃烧腔和加热腔;所述燃料容器连接于燃烧器用于向燃烧腔提供燃料进行燃烧;
进一步,所述燃烧腔和加热腔相互隔离;
进一步,所述加热腔环绕于燃烧腔四周;
进一步,所述燃烧器以天然气为燃料,燃料容器为用储气罐;
进一步,所述燃烧器上设有与加热腔相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空气加热部分还包括安装于燃烧器的进风口处的空气过滤器;
进一步,所述燃烧器的出风口连通于供风部分,所述供风部分包括与燃烧器的出风口和车内空间相通的风道以及安装于风道内的供暖风机,供暖风机由送风电机驱动;
进一步,所述空气加热部分还包括连通于燃烧器的燃烧腔的助燃通道和安装于助燃通道内用于向燃烧腔内输送空气的助燃风机,助燃风机由助燃电机驱动;
进一步,所述空气加热部分还包括对应燃料进口安装于燃烧腔内的防熄火金属网;
进一步,所述燃烧器的燃烧腔内对应防熄火金属网处设有点火针;所述燃料容器通过燃料管道连通于燃烧器的燃烧腔,所述燃料管道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动汽车暖风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安装于燃烧腔内并位于防熄火金属网上方的光敏传感器、安装于燃烧腔顶部的氧传感器和安装于风道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氧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送风电机、助燃电机、点火针和电磁阀连接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暖风装置,使用独立的燃料供给系统进行加热取暖并且以气流为介质传递热量,避免了大量使用电能取暖,提高了续航里程,导热效率高,零件少,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控制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动汽车暖风装置,包括空气加热部分和用于将热风输送至车内空间的供风部分;所述空气加热部分包括燃料容器1和燃烧器2;所述燃烧器2设有相互之间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燃烧腔3和加热腔4;所述燃料容器1连接于燃烧器2用于向燃烧腔3提供燃料进行燃烧,以燃料容器1为电动汽车暖风装置提供燃料来燃烧放热,进而对车辆内部进行供暖,并且以气流为介质传递热量,避免了大量使用电能取暖,提高了续航里程,导热效率高,零件少,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使用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腔3和加热腔4相互隔离,避免热风受到污染,保证车辆内部空气清洁。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腔4环绕于燃烧腔3四周,使加热腔4内的气流与燃烧腔3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热气流之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提高热能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2以天然气为燃料,燃料容器1为用储气罐,燃料来源广,储气罐应用较普遍,技术难度低,容易推广应用,使用成本较低,天然气燃烧热值高,供暖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2上设有与加热腔4相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空气加热部分还包括安装于燃烧器2的进风口处的空气过滤器5,进风口低于出风口设置,利于进行充分的热交换,设置过滤器能提高加热腔4内空气的纯净度,保证车辆内部空气清洁。
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2的出风口连通于供风部分,所述供风部分包括与燃烧器2的出风口和车内空间相通的风道6以及安装于风道6内的供暖风机7,供暖风机7由送风电机驱动,风道6和送风电机布置于车身内,不影响车辆外观,可安装在现有车辆上,利于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7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