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效去除空气中PM2.5的净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07425.2 | 申请日: | 2015-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3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迟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特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效 去除 空气 pm2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效去除空气中PM2.5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空气净化方法种类很多,主要有吸附、过滤、催化分解等:
一、多层过滤:主要为复合式净化方法,通常由初中效过滤、高效过滤和HEAP过滤技术组成,空气净化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空气中固态颗粒物。一次性通过净化效率低,价格较高,且其过滤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要求更换,如不更换会造成更为严重的二次污染、且使用成本高。
二、活性炭过滤:在短时间内能吸附一定的尘埃、有害气体,能过滤一定的细菌和尘土有吸附功能且价格低廉。
但无选择吸附,对水的吸附率为45%,一般一个月后就能达到饱和状态需更换,达到饱和后不但不能除尘、杀菌,反而容易成为细菌的繁衍体。
三、催化、分解:主要是光触媒净化方法,能分解部分有挥发性有机物和异味。单独使用对去除尘埃效果很差,且价格相对较高,光触媒必须依靠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才能产生作用,使用紫外线灯容易损坏,更换频繁,同时紫外线对人体、塑料有伤害。
以上空气净化方法和技术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要么是效果不好,要么是性能不稳定,要么是使用成本高等,对当前空气中的PM2.5的净化效果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去除空气中PM2.5的净化装置,其针对室内空气中PM2.5的净化去除有很好的效果,弥补了现有复合过滤净化技术对室内空气净化过程中的设备复杂、成本过高、使用寿命短、大面积净化难等缺陷,可以广泛应用于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器等空气净化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有效去除空气中PM2.5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铆钉、集尘板、边框、电离丝、电离丝分隔板、顶板、集尘板电极插件、电离丝电极插件、接地插件,四个边框通过铆钉固定形成一个框架,集尘板位于框架内的背面处,电离丝、电离丝分隔板位于框架内的正面处,电离丝和电离丝分隔板相互间隔排列,顶板与两个边框固定,集尘板电极插件、电离丝电极插件都位于顶板上,接地插件位于边框上。
优选地,所述边框上设有接地板固定轴。
优选地,所述框架内的背面设有集尘板固定轴,集尘板固定轴与集尘板垂直。
优选地,所述框架内的正面设有电离丝固定轴,电离丝固定轴与电离丝垂直。
优选地,所述电离丝分隔板的形状为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针对室内空气中PM2.5的净化去除有很好的效果,弥补了现有复合过滤净化技术对室内空气净化过程中的设备复杂、成本过高、使用寿命短、大面积净化难等缺陷,即结构简单、成本过低、使用寿命长,可以广泛应用于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器等空气净化装置中,特别是针对商用楼宇、酒店宾馆、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等大面积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杀菌功能,保护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有效去除空气中PM2.5的净化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有效去除空气中PM2.5的净化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有效去除空气中PM2.5的净化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有效去除空气中PM2.5的净化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有效去除空气中PM2.5的净化装置包括铆钉1、集尘板2、边框4、电离丝5、电离丝分隔板6、顶板7、集尘板电极插件11、电离丝电极插件12、接地插件13,四个边框4通过铆钉1固定形成一个框架,集尘板2位于框架内的背面处,电离丝5、电离丝分隔板6位于框架内的正面处,电离丝5和电离丝分隔板6相互间隔排列,顶板7与两个边框4固定,集尘板电极插件11、电离丝电极插件12都位于顶板7上,接地插件13位于边框4上。电离丝分隔板6的形状为三角形,这样分隔且节约材料。
边框4上设有接地板固定轴10,这样方便固定接地板。
框架内的背面设有集尘板固定轴3,集尘板固定轴3与集尘板2垂直,这样提高集尘板2的强度,防止变形。
框架内的正面设有电离丝固定轴8,电离丝固定轴8与电离丝5垂直,这样提高电离丝5的强度,防止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特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特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74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