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7409.3 | 申请日: | 2015-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2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平;谭栋文;吴偲;袁硕;许洋洋;黄勇;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针灸装置。
背景技术
针刺疗法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广义的针刺疗法包括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针刺操作的全过程,其中,针刺进针是临床针刺论治疗的重要手段,更是施用补虚泻实手法的基础。总的来说,针刺操作需要做到快慢结合,即穿皮宜快、捻针宜慢,指力均匀;若捻针角度过大或只向一个方向搓针,必然会使患者出现强烈的疼痛感。因此,针刺疗法是一门复杂的技术,需要更精确的操作。
中医针刺进针法有很多种,如《中医方法学·治疗方法篇》将进针法分为很多种类,其中快速旋转进针法为临床应用中所推崇,即进针时,利用指力将毫针快速旋转并加速至高速状态,同时利用腕力和惯性将旋转的毫针旋刺入身体穴位内。由于毫针快速旋转,穿透力强,并且刺入迅速,所以患者疼痛感极微,从而实现快速、无痛、无菌、精确的治疗效果。
该方法在临床中操作有很大的优势,且疗效甚好,若能将其普及开来,将是广大患者的福音。可是若要熟练掌握,医务人员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耗时耗力,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精神高度集中,否则容易造成操作不当,即使掌握了操作技术,医生每日的治疗量也十分有限。所以,“快速旋转进针法”固然能够减轻患者在针灸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却需要操作者具备很高的技能,这样就限制了这种方法的推广。因此,在当今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将古老的技术推广需要现代科学的手段,借助机械设备提高劳动效率将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可调、可控、易携带的针灸装置,其目的在于通过操作使用飞针装置,使针灸针更加稳定、准确的进入穴位,同时也利于医疗人员进行针刺进针操作,由此解决“快速旋转进针法”技巧复杂、细致、难以掌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针灸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安装有换针机构和发射机构,所述下壳体上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换针机构包括针匣和压针机构,所述针匣内设置有针具及作为针具移动通道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竖直设置,所述针匣在第一通孔处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止针具自由下落的第一支撑体,第一支撑体用于支撑针具,压针机构用于将第一支撑体支撑的针具向下压入转动机构内;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旋转轴及用于驱动旋转轴旋转的第一电机,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作为针具移动通道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竖直设置,所述旋转轴在第二通孔处设置有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用于支撑从第一通孔处掉落的针具并带动针具旋转;所述发射机构包括撞针和发射按钮,所述发射按钮外露于上壳体,所述撞针用于向下运动以撞击针具,从而使第二支撑体支撑的针具飞出,所述发射按钮用于控制撞针的运动。
优选地,所述针匣包括针仓、第一连接轴和推针板,所述针仓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用于容纳有针具,所述针具的数量为多个且均竖直设置,所述针仓在弧形槽处设置有用于承接针具的台阶;所述第一连接轴安装在上壳体上,所述推针板可转动安装在第一连接轴上并压在离第一通孔的最远的针具上,推针板用于将弧形槽内的针具逐一推向第一通孔从而让针具从台阶上掉入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轴上穿装有用于使推针板回位的第一扭转弹簧。
优选地,所述针匣还包括发射仓,所述发射仓与针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发射仓上,所述针仓上设置有作为推针板转动通道的让位槽,所述推针仓从让位槽处穿过。
优选地,所述压针机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压缩弹簧、挡板、伸缩架和滑块,其中,所述挡板通过中间杆连接有压针杆,所述滑块上安装有扳机,所述压针杆用于将第一支撑体支撑的针具向下压入转动机构内,所述针匣的侧壁上设置有作为中间杆移动通道的竖槽;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竖直设置,第一压缩弹簧的上端抵靠在上壳体上且其下端连接在挡板上,所述挡板的下端与伸缩架的上部相连接;所述伸缩架由多根杆件铰接而成,其下部相互铰接的两根杆件分别连接在滑块和上壳体上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上壳体上并能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伸缩架的伸缩能带动滑块的移动及第一压缩弹簧的伸缩;所述扳机通过第二连接轴安装在上壳体上,所述第二连接轴上穿装有用于使扳机回位的第二扭转弹簧,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扳机远离滑块的一端伸入其内以使扳机转动,从而使滑块滑动及伸缩架收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7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射医学专业用造影剂专用杯
- 下一篇:一种无烟温控艾条灸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