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水水质净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6742.2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9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孙瑞龙;江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阳天洋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水 水质 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饮用水净化设施建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下水水质净化池。
背景技术:
现在城市和大部分农村都用上了经水质处理后的自来水,人们饮用较为放心。然而,离城镇较远的农村,目前住户还把未经处理过的野生水作饮用水使用,这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尤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野生水或多或少都受到一定污染,若把野生水直接饮用,对身体构成危害。其中相当部分住户,错误地认为地下水水质好,饮用比较安全,于是在屋前屋后通过打井解决吃水问题。其实地下水水质未必一定就好,它同样要受到污染,此外地下水还受到当地土质的影响,有些地方的地下水还存在难闻的异味。因此,人们在饮用地下水时,最好在饮用前对其进行净化过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供一种地下水水质净化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水水质净化池,它包括池体、吸附装置、除臭装置、进水管、出水管及抽水泵,池体为上面开口的方形体砖砌池,池体底面左右居中位置凸起且与左右两边呈斜面形状,吸附装置为由外侧钢丝网格面和内侧颗粒状活性炭层面所构成的长方形网罩过滤面结构,除臭装置为板面设有均匀分布渗透孔的长方形石棉过滤面结构,进水管为圆形管路,出水管为带有控制阀的圆形管路,吸附装置设置于池体内侧左右居中靠左位置,除臭装置设置于池体内侧左右居中靠右位置,吸附装置与除臭装置左右并靠且将池体内侧分隔为左右两池,进水管设置于池体左侧壁上部里外居中位置且外端与抽水泵连接,出水管设置于池体右侧壁下部靠里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池体,其底面以左右居中位置凸起且与左右两边呈斜面形状的设计,目的在于方便沉降泥砂的收集和清理。所述的吸附装置,其内侧采用颗粒状活性炭层面,目的在于提高对地下水中的杂质、矿物质、污染物质及异味物质的吸附能力。所述的除臭装置,采用石棉过滤面结构设计,目的在于通过石棉中的微生物作用,对吸附后的地下水再次除臭,以进一步净化水质。
本实用新型,池体内侧由吸附装置和除臭装置将其分隔为左右两池,左边池为净化前水池,右边为净化后水池,饮用水通过出水管从右边水池取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建池简单且成本省,水质净化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地下水水质净化池剖面结构示意图,其标记说明:池体1,吸附装置2,除臭装置3,进水管4,出水管5,抽水泵6,“→”表示水流方向。
图2为地下水水质净化池俯视面结构示意图,其标记说明:池体1,吸附装置2,除臭装置3,进水管4,出水管5,“→”表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地下水水质净化池,它包括池体1、吸附装置2、除臭装置3、进水管4、出水管5及抽水泵6,池体1为上面开口的方形体砖砌池,池体1底面左右居中位置凸起且与左右两边呈斜面形状,吸附装置2为由外侧钢丝网格面和内侧颗粒状活性炭层面所构成的长方形网罩过滤面结构,除臭装置3为板面设有均匀分布渗透孔的长方形石棉过滤面结构,进水管4为圆形管路,出水管5为带有控制阀的圆形管路,吸附装置2设置于池体1内侧左右居中靠左位置,除臭装置3设置于池体1内侧左右居中靠右位置,吸附装置2与除臭装置3左右并靠且将池体1内侧分隔为左右两池,进水管4设置于池体1左侧壁上部里外居中位置且外端与抽水泵6连接,出水管5设置于池体1右侧壁下部靠里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阳天洋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富阳天洋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67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高效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集成式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