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机大网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5816.0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0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栾长平;花迪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海力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G1/02 | 分类号: | D04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1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机 网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配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纺织机大网目装置。
背景技术
织网机织网时,如果网目要求较大,则需对织网机进行改造,理论上,网结的形成是由上钩、下钩及孔板三个主要部件的协调配合动作辅以送经和卷网机构的作用而形成,一般主轴每转一转,三个主要部件协调动作一次,送经、卷网机构也工作一次,就打一次结,网目的大小与送经量和卷网量关系很大,送经量越大,卷网量越大,相应打出的网目就越大。传统中送经和卷网都是通过相应的凸轮驱动送经摆臂饶支点摆动,送经摆臂一端铰接着连杆,连杆另一端铰接离合器,送经摆臂摆动牵动连杆带动离合器转动,离合器装配在主送经辊和主卷网辊轴头上,离合器转动带动主送经辊和主卷网辊转动,从而实现送经和卷网,传统的网目加大措施仅是加大卷网凸轮的动程,增加送经量和卷网量,但往往因受机器技术性能的限制不能编织更大的网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织网效果好的一种纺织机大网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纺织机大网目装置,包括送经摆臂、主送经辊和开闸凸轮,所述的送经摆臂旁边设置有开闸凸轮,所述的开闸凸轮底部设有开闸凸轮座,所述的开闸凸轮上方设有主送经辊,所述的主送经辊旁边设置有开闸楔块,所述的开闸楔块旁设有主送经楔块,所述的送经摆臂的另外一侧设有主卷网辊,所述的主卷网辊上设有止退槽轮,所述的止退槽轮内设有链轮,所述的主卷网辊外设有卷网离合器。
所述的送经摆臂上设有安装圆孔,所述的安装圆孔在送经摆臂上等距离设置,所述的送经摆臂上销接有轴承滚子,所述的送经摆臂底部设有销轴,所述的销轴与内墙板相互连接,所述的送经摆臂上设有链条接头座,所述的链条接头座顶部设有链条接头,所述的链条接头座旁设有调节丝杆,所述的调节丝杆上设有调节头,所述的调节头与安装圆孔连接,所述的调节丝杆上设有网目限位装置,所述的网目限位装置旁设有限位挡圈。
所述的开闸凸轮旁设有主轴,所述的主轴与内墙板相互连接,所述的开闸凸轮旁设有凸轮,所述的凸轮下连接有送经凸轮座,所述的凸轮上连接有开闸送经摆臂,所述的开闸送经摆臂上设有轴承滚子,所述的轴承滚子与凸轮相互连接,所述的开闸送经摆臂顶部设有送经摆臂销,所述的送经摆臂销与内墙板相互连接,所述的开闸送经摆臂中间设有开闸调节螺杆,所述的开闸调节螺杆与开闸楔块相互连接,开闸调节螺杆通过螺母进行固定所述的开闸调节螺杆与开闸楔块连接处设有弹簧,所述的开闸楔块下设有弹簧钩,所述的弹簧钩将弹簧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的主送经辊内侧设有止退槽轮,所述的止退槽轮旁设有链轮,所述的链轮上固定设置有链条,所述的止退槽轮上设有送经离合器,所述的主送经辊旁边设有主送经楔块,所述的主送经楔块下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通过楔块簧销与内墙板相互连接,所述的链条与复位弹簧相互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固定在高架收网上面。
所述的主卷网辊内侧设有止退槽轮,所述的止退槽轮内设有链轮,所述的主卷网辊外设有卷网离合器,所述的主卷网辊旁设有主卷网楔块,所述的主卷网楔块下设有楔块弹簧,所述的主卷网辊另外一侧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链轮上设有链条,所述的链条与链条接头相互连接,所述的链条接头固定在链条接头座上面。
所述的链条接头座固定在卷网送经摆臂上面,所述的卷网送经摆臂旁边设有调节丝杆,所述的调节丝杆上连接有网目限位装置,所述的网目限位装置旁设有限位挡圈,所述的卷网送经摆臂上设有轴承滚子,所述的轴承滚子旁设有卷网凸轮,所述的卷网凸轮上设有销轴,所述的卷网凸轮通过主轴安装在内墙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设置有主送经辊和送经离合器,能够让纺织机的使用起来效率更高,可以克服纺织机的加工误差,保证纺织机的加工精度,能够使得卷网的数量得到提升, 纺织机的加工动作精准,产量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打出的网片网目较大,能够满足不同加工工艺的需要,送经量和卷网量得到保证,使得生产企业的经济水平得到很好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海力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海力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5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