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光伏逆变器的防极性反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5814.1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7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东;关士深;白挺玮;钱锦芳;张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电能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32 | 分类号: | H02M1/32;H02H1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许宇来 |
地址: | 11017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逆变器 极性 反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极性反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伏逆变器的防极性反接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能源局2013年颁布的《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NB/T 32004-2013)中对于逆变器直流侧极性反接要求:“逆变器直流输入极性误接是逆变器能自动保护,待极性和相序正确接入时,逆变器应能正常工作”(第7.7.3.1款)。直流侧极性反接将使得IGBT反向导通形成短路,这种状态下反向流经IGBT的电流极大,很容易造成IGBT的损坏,因此极性反接对于逆变器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
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几种极性防反保护有以下几种。
1、每相IGBT串接防反二极管,当直流侧电源反接时,防反二极管两端施加的是反向电压,二极管不导通,从而使IGBT反向回路断路,IGBT两端只承受反向的电压,并不会反向断路导通而烧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很好地避免因人为错接电源极性对IGBT造成可能的损害,但极不经济(一个高压防反二极管往往上千元),应用在实际工程中将大大提高造价成本。
2、在直流电源入口选用智能断路器——断路器内部集成一套复杂的机械/电磁机构,在满足动作条件时,机构使断路器跳闸。这类断路器机构设计精密而复杂,保护功能齐备,但价格很高,且安装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且成本低的用于光伏逆变器的防极性反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极性反接检测模块、欠电压脱扣器和断路器,其结构要点极性反接检测模块的检测端口与正负直流母排相连,极性反接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与欠电压脱扣器的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欠电压脱扣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断路器开闭控制端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极性反接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1一端分别与极性反接检测模块的检测端口正极端、电容C2一端、电容C3一端、电容C4一端、极性反接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一端相连,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MOS管Q1栅极、电阻R2一端、电容C1一端、NPN三极管Q3集电极、MOS管Q2栅极相连,MOS管Q1漏极分别与电阻R2另一端、电容C1另一端、NPN三极管Q3发射极、电阻R3一端、MOS管Q2源极、电阻R5一端相连,电阻R3另一端分别与NPN三极管Q3基极、稳压管ZD2阳极相连,稳压管ZD2阴极与电阻R4一端相连,电阻R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另一端、MOS管Q2漏极、电容C2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地线、极性反接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另一端相连,MOS管Q1源极与极性反接检测模块的检测端口负极端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MOS管Q1栅极与稳压管ZD2阴极相连,MOS管Q1漏极与稳压管ZD2阳极相连。。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欠电压脱扣器采用YU-C24/T4-6型欠电压脱扣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断路器采用T6L630 TMA630 FF 4P型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极性反接检测模块、欠电压脱扣器和断路器相配合,阻止在极性反接情况下人为合闸断路器,防止误操作对设备核心功率器件IGBT的损害,从根本上杜绝了极性反接可能带来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构成简单实用且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可较好地降低光伏逆变器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极性反接检测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极性反接检测模块、欠电压脱扣器和断路器,其结构要点极性反接检测模块的检测端口与正负直流母排相连,极性反接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与欠电压脱扣器的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欠电压脱扣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断路器开闭控制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电能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电能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58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