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补偿鼓式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5704.5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弘旺汽车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1/24 | 分类号: | F16D51/24;F16D65/82;F16D6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8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偿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器,具体是一种自补偿鼓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汽车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汽车的制动是通过制动器来完成的。汽车制动器的种类有很多,其中鼓式制动器为目前车辆制动器的主要形式之一。鼓式制动器由底板、制动鼓、制动蹄、轮缸(又称为制动分泵或制动缸)、回位弹簧和定位销等零部件组成。现有的鼓式制动器存在以下不足:在雨雪低温气候条件下而导致内部进水结冰时,制动器功能会失效,车辆不能正常使用。目前,采用敲击使制动器内部结冰碎裂或浇热水使制动器内部冰融化等方式进行解冻,现有的解冻方式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补偿鼓式制动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补偿鼓式制动器,包括制动鼓和制动杆,所述制动鼓内设有制动杆,制动杆的一端位于制动鼓的内部、另一端位于制动鼓的外部;所述制动鼓内部设有一对制动蹄、制动蹄支撑块和螺旋弹簧;所述制动蹄的一端铰接于制动蹄支撑块,另一端通过制动装置连接在一起,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同一对制动蹄对应的制动蹄支撑块连接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制动装置包括活塞腔、活塞、导杆、导杆限位扣、矩形圈、活塞防尘罩、活塞回位辅助块、限位扣、扭簧和弹簧,所述活塞腔对称设有两个,活塞设于活塞腔中,活塞的右端面与活塞腔内壁之间围成充油腔,所述矩形圈装嵌于活塞和活塞腔的内壁面之间,所述活塞中心处开设有一槽体,所述导杆穿装于槽体中,所述限位扣设置于槽体中,所述活塞回位辅助块与导杆间隙配合并与活塞相固接,活塞回位辅助块与导杆之间可相对滑动但不允许油通过,所述导杆与活塞腔相固接,所述弹簧设置于限位扣和活塞回位辅助块之间,所述扭簧紧箍于导杆上并位于限位扣所围成的凹腔中,所述扭簧右端与限位扣相抵接;所述活塞腔和活塞卡接有活塞防尘罩,活塞防尘罩用于密封活塞;所述活塞腔内固接有导杆限位扣,导杆限位扣套装于导杆上并位于活塞回位辅助块和导杆头端形成的轴肩之间;所述制动蹄上设有摩擦片,摩擦片为弧形结构,摩擦片上设有有一组沿圆周方向波浪型分布的通孔;所述摩擦片内侧设有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通过电线电连接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与摩擦片的切面存在120°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防尘罩为耐磨橡胶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改变了以往活塞半封闭圆筒形状,刹车时产生的热量可以有效地通过活塞跟活塞腔降温,提高了制动效能,更进一步地提高了制动器的散热性能;制动时,制动液由制动液进油口进入充油腔从而推动活塞左移,当活塞移动位移不大于预设间隙时,在扭簧的止挡下限位扣不移动,弹簧被进一步压缩,当卸压后,活塞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此过程扭簧相对于导杆不移动,从而实现卸压后活塞自动复位;当摩擦片磨损后,活塞的制动行程需大于预设间隙时,限位扣的右端面会先与活塞回位辅助块的左端面相接触,此时扭簧会阻碍限位扣与导杆之间的相对运动,此时因为液压力要远大于扭簧与导杆之间的静摩擦力,故扭簧会相对导杆左移一段距离,卸压后,活塞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回位并停在新的位置处与活塞腔形成补偿间隙从而补偿了摩擦片的磨损量进而保证制动间隙始终为预设间隙,保证了制动的灵敏,这种调节是自动且连续的;摩擦片上设有有一组沿圆周方向波浪型分布的通孔,且通孔的中心线与摩擦片的切面存在120°的夹角,摩擦片的散热性能更佳;当驾驶员发现制动器结冰而不能够正常工作时,电源和电加热装置通过电线电接通,电加热装置发热而对加热蹄及制动鼓的内部空间进行加热而实现解冻。
附图说明
图1为自补偿鼓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补偿鼓式制动器中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自补偿鼓式制动器中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弘旺汽车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弘旺汽车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57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高过载的轴向连接缓冲支架
- 下一篇:一种车位锁车装置、智能车位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