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紧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4971.0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3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余友好;王春丽;邢以超;曹迎;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气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26 | 分类号: | F15B15/2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徐永雷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紧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气压传动与控制中的锁紧头,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手动和气压双解锁功能,能够对高速运动的活塞杆进行快速、稳定锁紧的锁紧头。
背景技术
锁紧头是一种应用于气压传动与控制技术领域中的常规设备,目前国内现有的锁紧头大多是在低气压下工作,并且在锁紧时动作缓慢、伴有爬行现象,锁紧失效压力较小,在气动系统实际应用中无法实现对高速运动的活塞杆进行快速、稳定的锁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锁紧头,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具有手动和气压双解锁功能,能够对高速运动的活塞杆进行快速、稳定锁紧,并且锁紧失效压力大,从而大大拓展了锁紧头在气动系统中的应用范围。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锁紧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盖、导向座、活塞、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后端盖、大倾斜角轴承组件和制动轴瓦;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连接,活塞杆从前端盖和后端盖的中心孔穿过并可轴向移动,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构成腔体;所述导向座和活塞设置在腔体内,导向座与活塞杆构成滑动配合,活塞装在导向座上并能轴向运动;所述腔体被活塞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前端盖上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气口,进气口外接高压气源;所述第二腔室内安装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大倾斜角轴承组件和制动轴瓦,所述制动轴瓦环抱在活塞杆上,所述大倾斜角轴承组件装在制动轴瓦上,大倾斜角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钢球,所述轴承外圈的内孔表面和轴承内圈的外周表面为相匹配的锥面,轴承外圈的大内径端靠近活塞;所述轴承内圈上设有两列环形排布的保持孔,保持孔内安装尺寸匹配的钢球,钢球与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均保持滚动接触配合;所述第一弹簧呈压缩状态设置在轴承外圈的大内径端内,第一弹簧一端连接轴承外圈,另一端连接轴承内圈;所述第二弹簧套装在轴承外圈上,第二弹簧一端连接轴承外圈,另一端连接后端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头上设置有手动解锁机构,所述手动解锁机构包括第二轴用挡圈、第四O型密封圈和手动拨杆,所述手动拨杆安装在前端盖上,手动拨杆上装有用于限定手动拨杆轴向位置的轴用挡圈和用于防止腔体内气体外泄的第四O型密封圈,所述手动拨杆外端设有操作头,手动拨杆内端设有拨臂,手动拨杆转动时带动拨臂摆动,拨臂摆动时推动活塞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座前端与活塞杆之间设有第一导套,所述活塞与导向座之间设有第二导套和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活塞与前端盖之间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端盖内部正对轴承外圈小内径端的部位装有缓冲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外圈大内径端的内壁上装有孔用挡圈,所述第一弹簧与孔用挡圈连接;所述轴承外圈外壁上装有第一轴用挡圈,所述第二弹簧与第一轴用挡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弹簧为等螺旋锥弹簧,第一弹簧大头端顶压在孔用挡圈上,第一弹簧小头端顶压在轴承内圈大头端的端面上,所述轴承内圈大头端的端面上设有与第一弹簧小头端的内孔相匹配的定位台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通过螺母与拉杆的螺纹配合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端盖入口处装有活塞杆防尘组合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端盖入口处装有第三O型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端盖上设有与第二腔室连通的消声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具有手动和气压双解锁功能,能够对高速运动的活塞杆进行快速、稳定锁紧,并且锁紧失效压力大,从而大大拓展了锁紧头在气动系统中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初始状态(锁紧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锁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气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气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4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油在线监测装置和工程机械
- 下一篇:一种带有水冷机构的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