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存储服务器的双层硬盘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4610.6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6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培;张旭东;吕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存储 服务器 双层 硬盘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盘装配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存储服务器的双层硬盘托架。
背景技术
存储服务器是为特定目标而设计,它可能是拥有一点额外的存储,也可能拥有很大的存储空间。一台多用途的服务器通常拥有五块以下的内部磁盘,但一台存储服务器至少会拥有6块内部磁盘,大多时候会达到12块到24块内部磁盘。
存储服务器通常是独立的单元,被设计成4U机架式,或者,由两个箱子组成——一个存储单元以及一个位于附近的服务器,这两个箱子可以并行地安装在机柜中。在很多情况下,除了额外的磁盘外,存储服务器会携带一大堆的特殊服务,包括存储管理软件、保证高灵活性的额外硬件、RAID配置类型,以及确保更多桌面使用者与之连接的额外网络连接等。
一般存储服务器产品的硬盘,采用硬盘托架的方式平行插入服务器前端的硬盘阵列区,硬盘托架每次只能抽取一层,当抽取另外一层硬盘托架时,之前抽取的硬盘托架需推回至服务器的硬盘区。此种方法存在硬盘抽取效率低,硬盘托架的底板厚度影响硬盘散热通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用于存储服务器的双层硬盘托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存储服务器的双层硬盘托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该双层硬盘托架是通过转轴开合的新型硬盘托架结构,该双层硬盘托架包括上下两个单层硬盘托架,这两个单层硬盘托架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成为一体双层硬盘托架;每个单层硬盘托架设置有两侧侧板,所述转轴设置在两个单层硬盘托架的相邻侧板之间。
优选的,这两个单层硬盘托架的相邻侧板还通过两个合页连接,这两个合页分别设置在靠近相邻侧板的两端。
优选的,每个单层硬盘托架还包括设置在两侧侧板之间用来承载硬盘的底板,且所述底板和两侧侧板呈一体化设计。
优选的,当该双层硬盘托架通过转轴合起时,两个单层硬盘托架开口相对,即两个单层硬盘托架的内部相通。
优选的,每个单层硬盘托架均设置有硬盘安装区和线缆布局区。
优选的,每个单层硬盘托架中的硬盘安装区包括三排,每排又能够安装四个硬盘。
优选的,每个单层硬盘托架的底板上对应安装硬盘的位置均开设有螺丝孔,通过这些螺丝孔使用螺丝紧固能将硬盘固定在单层硬盘托架。
优选的,所述线缆布局区设置在每个单层硬盘托架的一端,用来防止硬盘工作所用线缆布局凌乱,增加整洁美观扩大散热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存储服务器的双层硬盘托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轴开合的新型硬盘托架结构,完全打开硬盘托架可以同时操作两层硬盘,实现存储服务器的硬盘快速换取,节约维护时间;双层硬盘之间的散热通道相比传统的硬盘托架形式,由于减少了上方硬盘托架底板的厚度而有效增大,有助改善工作状态下硬盘的散热状况。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所述双层硬盘托架的示意图;
附图2为所述双层硬盘托架中安装硬盘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双层硬盘托架;2、单层硬盘托架;3、转轴;4、底板;5、侧板;6、合页;7、硬盘安装区;8、线缆布局区;9、螺丝孔;10、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存储服务器的双层硬盘托架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存储服务器的双层硬盘托架,是通过转轴开合的新型硬盘托架结构,该双层硬盘托架包括上下两个单层硬盘托架,上下两个单层硬盘托架通过转轴连接形成一体双层硬盘托架,从而实现同时抽取两层硬盘托架的效果;该双层硬盘托架能够有效提高硬盘换取效率,操作简便,并极大改善硬盘散热效果。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存储服务器的双层硬盘托架,其整体结构如附图1所示,所述双层硬盘托架1包括两个单层硬盘托架2,这两个单层硬盘托架2之间通过转轴3连接成为一体双层硬盘托架;每个单层硬盘托架2包括用来承载硬盘的底板4和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侧板5,且所述底板4和两侧侧板5呈一体化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4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