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伞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4119.3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4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彤;孙颖;王璟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B19/10 | 分类号: | A45B19/10;A45B2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护 功能 伞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伞具。
背景技术
作为家庭日常生活用品,折叠伞已被广泛应用,其结构主要由伞面(伞衣)、伞杆和撑开伞后用于支撑伞面(伞衣)的伞骨构成。折叠伞以其短小、实用、方便携带而广受欢迎,成为日常生活的必备品,但与其他所有日常用伞一样,都存在伞骨外侧尖端处容易刮蹭、划伤周围的人和物品的问题。在人员密集处使用,特别是未成年人使用时,比如放学时的中小学校门口,其尖端容易划伤周围人的眼睛,造成严重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避免伞的外端划伤他人、划伤物品及避免安全隐患的具有防护功能的伞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具有防 护功能的伞具,包括设置在可折叠伞骨架上的伞衣,和与可折叠伞骨架相连接的支撑杆,所述可折叠伞骨架外架臂的折叠处,连接有弹性胶管构成的支撑臂,所述弹性胶管的前端为封闭状,所述弹性胶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延伸可折叠伞骨架至支撑杆上端设置的集气室侧部的进排气端口,所述集气室下端口,与设置在支撑杆内的连接有充气筒的充气管端口相连接,所述充气筒的把手与支撑杆连接的伞把手一体连接。
所述集气室设置有放气阀门。
所述弹性胶管设置的数量与外架臂的数量相一致,其长度为大于3cm。
所述集气室侧部进排气端口设置的数量,与弹性胶管设置的数量相一致。
所述集气室为硬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充气管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支撑杆折叠后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现有伞具的径向伞骨骨架外侧约1/3处改用弹性充气结构,使撑开状态的伞外圈成为弹性体,弹性材料可以随意弯折且无锈蚀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伞具骨架完全采用金属材料,而金属材料反复弯折容易变形、金属的端角也容易伤人,如扎眼、划伤等弊端,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现有伞具的支撑杆内设置充气筒,将充气筒的把手与支撑杆连接的伞把手一体连接,只要推拉伞把手,便可方便充气,本实用新型还保留了折叠伞收伞后的小巧、便于携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伞骨架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撑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撑杆 2外架臂 3弹性支撑臂 4集气室 5进排气端口 6充气筒 7充气管 8把手 9伞把手 10放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伞具,包括设置在可折叠伞骨架上的伞衣,和与可折叠伞骨架相连接的支撑杆1,所述可折叠伞骨架外架臂2的折叠处,连接有弹性胶管构成的弹性支撑臂3,所述弹性支撑臂3设置的数量是与骨架外架臂2的数量是相一致的;其长度沿外架臂方向适度外延,一般不小于3cm,为了达到充气的目的,所述弹性胶管的前端是为封闭状的,所述弹性胶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为非膨胀软质塑料制成,导气管沿着可折叠伞骨架至支撑杆1上端设置的集气室4,所述集气室4为硬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在所述集气室4的上部或侧部设置有放气阀门10,在所述集气室4的侧部设置有进排气端口5,此口经非膨胀软管向弹性膨胀软管供气;或在按压排气阀按钮时经非膨胀软管排出弹性膨胀软管内的空气,所述进排气端口5设置的数量,是与弹性胶管设置的数 量相一致的,所述集气室4设置有下端口,其下端口与充气管7连接,所述充气管7的长度不大于该伞处于折叠状态时的长度,所述充气管7是与设置在支撑杆1内的充气筒6相连接的,所述充气筒6的把手8设计为与支撑杆1连接的伞把手9一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为:
<1>在伞的垂直支撑杆中内置微型打气筒,为弹性可膨胀胶管提供开伞气源,开伞时推拉几次伞把,即可为弹性可膨胀胶管充气,使伞面撑开;收伞时按下放气阀放气即可折叠。
<2>伞骨架的基本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伞骨架结构一致,只是沿径向外侧被截短约1/3,并顺余下的约2/3伞骨布设非膨胀的塑料导气管,粗细与自行车轮胎的气门芯相仿,塑料导气管条数与伞骨数一致。该塑料导气管外端连接到充气可膨胀胶管,类似自行车轮胎的气门芯,用于在充气状态下支撑伞外缘的约1/3部分;内侧,与伞骨数一致的塑料导气管汇聚到伞中心处的集气室,该气室的气源由伞杆打气筒提供,起到以均匀的压力向各个方向的塑料导气管供气的目的。同时,在集气室的外壁上有个放气阀门,与自行车轮胎的气门芯结构相仿,当气室内压高于外界压力时,该放气阀门受气室内空气挤压而不漏气。当需要收伞时,从外侧人为按压该小按钮阀门,膨胀胶管内的气体经非膨胀的塑料导气管,从集气室放出,实现折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41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