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插接器的压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3855.7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4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朱亦倩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插接 压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插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电源插接器的压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成了目前世界上的潮流和趋势。在这个背景下,近年来,以电池为主要动力源或者部分动力源的电动车辆(主要包括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逐渐出现并日益增多,电动车辆的碳排放量要小于传统内燃机汽车,纯电动车的碳排放量甚至为零,并且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的特点,这使得人们将电动汽车视为未来替代内燃机车的一个重要选择。
电动汽车的电源插接器中,充电电缆线插接于插头与插座中,并在充电电缆线的端头连接有接线端子用以电连接。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固定接线端子的位置,主要在压板上开设接线孔对接线端子进行压合固定。但是,压板接线孔的位置都成封闭式管型圆柱,在装配接线端子时,存在以下不足:电源插接器在装配过程中,充电电缆线必须先穿过压板的接线孔,然后再将接线端子接于充电电缆线上,这个装配顺序不能颠倒,如果误操作,将会导致压板无法装入插头或插座中,且接线端子是无法被贴合压紧安装于插头或插座中的,最终导致接线端子报废的问题,需要重装,造成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插接器的压板结构,通过使用该结构,降低了接线端子的装配难度,提高了接线端子的装配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源插接器的压板结构,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接线孔,对应每个接线孔处设有突出于本体表面的导向套筒,每个所述接线孔及导向套筒上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本体的边缘面上,所述接线端子经所述缺口安装于所述接线孔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缺口弧度占所述接线孔圆弧的1/6~1/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上还均布有至少一个螺钉孔,所述本体经螺钉穿过所述螺钉孔安装于插头或插座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上设有三个接线孔,每一接线孔上同心设有突出于本体表面的导向套筒,其中两个接线孔位于本体的上半部,另一个接线孔位于下半部,三个接线孔呈倒置的三角形布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在压板本体的接线孔及导线套筒上开设缺口,接线端子可从缺口处安装于接线孔及导线套筒内,与以往结构相比,不论是先将电缆线先穿过接线孔再安装接线端子还是接线端子先与电缆线连接后再安装于接线孔内,压板本体都可以顺利安装于插头或插座上,不会因为安装顺序的颠倒而导致报废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接线端子的装配难度,提高了接线端子的装配效率;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本体;2、接线端子;3、接线孔;4、导向套筒;5、缺口;6、螺钉孔;7、信号线接口孔;8、卡扣;9、电缆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3所示,一种电源插接器的压板结构,包括本体1,在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三个用于安装接线端子2的接线孔3,对应每个接线孔3处设有突出于本体1表面的导向套筒4,每个所述接线孔3及导向套筒4上设有一缺口5,所述缺口5位于所述本体1的边缘面上,所述接线端子2经所述缺口5安装于所述接线孔3内。
如图1~3所示,该缺口5弧度占所述接线孔3圆弧的1/4,使所述接线孔3及导线套筒4为呈非封闭式圆形。
如图1所示,所述本体1上还均布有两个螺钉孔6,所述本体1经螺钉穿过所述螺钉孔6安装于插头或插座上。
参见图1~3所示,压板本体1用于电源插接器插头上,所述本体1上还设有一信号线接口孔7,信号线接口孔7的形状则根据压板本体1用于插头或插座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压板本体1用于插头上,该信号线接口孔7设置于本体1顶部,呈长方形,其上设有卡扣8。
如图1~3所示,所述本体1上设有三个接线孔3,每一接线孔3上同心设有突出于本体1表面的导向套筒4,其中两个接线孔3位于本体1的上半部,另一个接线孔3位于下半部,三个接线孔3呈倒置的三角形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38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防水圈挡块
- 下一篇:一种带手机支架功能的墙壁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