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监控一氧化碳的排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03831.1 | 申请日: | 2015-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6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强;甄玉灿;冯宝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成科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震勇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监控 一氧化碳 装置 | ||
1.自动监控一氧化碳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单元和排风扇;
所述监控单元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3)、电压转换电路(4)、信号处理模块(5)和继电器控制电路(8),所述电压转换电路(4)的输入端通过电源适配器(2)与220伏市电(1)连接,其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模块(5)电连接,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3)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5)信号连接,且该信号处理模块(5)通过其输出信号与继电器控制(8)电路连接,所述监控单元还包括分别与信号处理模块(5)电连接的报警电路(7)和状态指示电路(6);
所述报警电路(7)中包括受信号处理模块(5)控制的扬声器(LS1),所述状态指示电路(6)中包括受信号处理模块(5)控制的报警灯(D1)和指示灯(D2);
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8)与控制所述排风扇中风叶(11)转动的电动机(9)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监控一氧化碳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5)包括型号为ATmega16的单片机(U2)以及并联连接的有极电容(E1)、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所述有极电容(E1)的正极与电压转换电路(4)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U2)的第三管脚和其第五管脚连接且同时与有极电容(E1)的负极连接,该单片机(U2)的第四管脚和其第六管脚连接且同时与有极电容(E1)的正极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5)还包括为所述单片机(U2)提供复位的复位电路以及为单片机(U2)中的A/D采集功能供电的A/D供电电路;
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3)通过单片机(U2)的第三十管脚和第三十一管脚与该单片机(U2)信号连接;
所述单片机(U2)的第二十九管脚与报警电路(7)的输入端连接,其单片机(U2)的第二十八管脚与继电器控制电路(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电路(6)通过该单片机(U2)的第二十三管脚和第二十四管脚与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监控一氧化碳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2)的复位电路包括复位开关(SW1)、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阻(R6),所述单片机(U2)的第七管脚通过第五电容(C5)与所述有极电容(E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两端分别与电压转换电路(4)的正极输出端和单片机(U2)的第七管脚连接,在单片机(U2)的第七管脚和第六电阻(R6)之间还与复位开关(SW1)的一端连接,该复位开关(SW1)的另一端同时和有极电容(E1)的负极以及数字地(GND)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监控一氧化碳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D供电电路包括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及电感(L1),所述单片机(U2)的第二十一管脚与数字地(GND)连接,且该第二十一管脚通过第六电容(C6)与单片机(U2)的第二十管脚串接,所述第七电容(C7)并接在单片机(U2)的第十八管脚和第二十一管脚之间,所述第十八管脚还通过所述电感(L1)与电压转换电路(4)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监控一氧化碳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4)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三端线性稳压器(U1),所述三端线性稳压器(U1)采用LM7805型号,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两端并接于三端线性稳压器(U1)的输入端和接地端(GND)处,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两端并接于三端线性稳压器(U1)的输出端和接地端处,而三端线性稳压器(U1)的输出端和第二电容(C2)连接处作为电压转换电路(4)的正极输出端,所述三端线性稳压器(U1)的接地端与数字地(GND)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监控一氧化碳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指示电路(6)包括与单片机(U2)的第二十四管脚和第二十三管脚分别连接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未连接端分别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级管(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端分别与电压转换电路(4)的正极输出端连接,且第一发光二极管(D1)为报警灯,第二发光二极管(D2)为指示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成科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成科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38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