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氧气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3762.4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1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瑞;刘俊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瑞;刘俊康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前海律师事务所 44323 | 代理人: | 张绍波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氧气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氧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氧气瓶装置。
背景技术
氧气瓶是用于辅助治疗因缺氧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心脏及脑血管系统疾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溢血、脑梗塞)的供氧设备,主要应用于医院、急救站、疗养院、家庭护理、战地救护、个人保健及各种缺氧环境。
氧气瓶在运输、装卸以及使用过程中,需要关紧气阀,以防止气体泄漏,然而由于氧气为无色无味气体,即使存在漏气情况也无法及时察觉;另外,在供气时氧气的供气速度需要通过压力表或传感器来检测,无法通过更加简洁直观的方式体现出来。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氧气瓶装置,以实现氧气瓶供氧速度的可视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氧气瓶装置,包括具有按压式出气口的氧气瓶,所述氧气瓶的出气口处设置有中空的塑料盖,所述塑料盖紧固在氧气瓶上且出气口位于塑料盖中,所述塑料盖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为盖状结构并贯穿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内端口与氧气瓶的出气口正对抵接,所述导管的外端口连接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设置连通的透明气囊,所述透明气囊的出气口处插接有硬管,所述硬管的一段突出在透明气囊内、另一段与输气管密封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的内端口为内凹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的内端口直径大于出气口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阀外边面设置有滚花。
进一步地,所述突出透明气囊内的硬管的端口为斜口。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管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
进一步地,在塑料盖上螺纹套接有金属螺纹管,所述第一调节阀螺纹连接在金属螺纹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氧气瓶装置在使用时,只需在输气管中加入一定量水或其他液体,水位线到透明气囊内且不漫过硬管的内端口,通过调节第一调节阀即可在水或液体中观察到氧气流动,实现了供氧速度的可视化,透明气囊的设置使可视化效果更佳明显。同时通过在透明气囊内设置硬管,来保证输气管中的水或其他液体在供气过程中不会从输气管中流出,保证供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氧气瓶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氧气瓶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氧气瓶装置供气过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氧气瓶装置中第一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氧气瓶装置中第一调节阀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氧气瓶装置中透明气囊中硬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瓶装置包括具有按压式出气口的氧气瓶10,所述氧气瓶10的出气口12处设置有中空的塑料盖11,所述塑料盖11紧固在氧气瓶11上且出气口位于塑料盖11中,所述塑料盖11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阀16,所述第一调节阀16为金属材质、盖状结构并贯穿设置有导管18,所述导管18的内端口182与氧气瓶11的出气口12正对抵接且内端口182的直径大于出气口12的直径,所述导管18的外端口181连接输气管14。由于第一调节阀16与塑料盖11螺纹连接,向内旋转第一调节阀16,带动导管18向内运动,按压氧气瓶11的出气口12,增大氧气的出气速度,而向外旋转调节阀,导管18向外运动,减小对氧气瓶11出气口12的压力,进而减小氧气的出气速度,以此来实现氧气的流速控制。而为了使出气口12与导管18契合度更高,导管18的内端口182为内凹结构,出气口12抵接在内凹结构上,即可实现抵接按压又能够很好贴合。同时第一调节阀16外表面设置有滚花,以增大其摩擦力,方便操作。
所述输气管14上设置连通的透明气囊13,在供气时,输气管14中灌装水或其他液体,灌装水或其他液体的量可自由控制,但尽量保证水位线到透明气囊13内且不超过硬管在透明空囊13内的端口。如图3所示,氧气以气泡形式从水或其他液体中流出,流动的速度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而通过调节第一调节阀16控制供氧速度,并配合氧气在水或其他液体中流动的气泡,实现了供氧速度调节的可视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瑞;刘俊康,未经刘洪瑞;刘俊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37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鼻部术后患者口咽通气管
- 下一篇:一种儿童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