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间具有气囊结构的玻璃钢采光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03591.5 | 申请日: | 2015-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5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庞新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浩;庞新江 |
| 主分类号: | E04D3/35 | 分类号: | E04D3/35;B32B3/20;B32B1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皇***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具有 气囊 结构 玻璃钢 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光板领域,尤其是一种中间具有气囊结构的玻璃钢采光板。
背景技术
为了房屋、楼宇等建筑物中的良好采光,人们在建筑物的顶面铺设透光性材料,使得太阳光直接照射进入房间,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但是现有的玻璃钢采光板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抗冲击能力差,当受外力冲击弯曲时,板材易产生裂纹;二是均为单板密实结构,其原材料用量大,自身重量大;三是光线分散效果不好,这样照射到室内的光线耀眼炫目;四是保温、隔音效果不好,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应该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抗冲击能力强、自身重量轻且保温、隔音、光线分散效果好的中间具有气囊结构的玻璃钢采光板。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间具有气囊结构的玻璃钢采光板,由上抗老化保护层、上增强层、支撑结构、气囊、下增强层和下抗老化保护层组成,所述上增强层与下增强层之间设有气囊,所述相邻气囊之间设有支撑结构,所述上增强层外层设有上抗老化保护层,所述下增强层设有下抗老化保护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为透光中空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结构由玻璃纤维树脂混合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增强层和下增强层均由玻璃纤维树脂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玻璃钢采光板整体呈瓦型结构或平板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是抗冲击能力强,当受外部冲击力和弯曲力时,板材不易受损坏开裂;二是气囊为透光中空结构,其原材料用量小且自身重量轻;三是光线分散效果好,能将直射光折射成散射光,从而使耀眼的阳光变成亲和人眼的柔光,使光线弥漫分散,创造出舒适的环境;四是保温、隔音效果好,能够有效避免外部环境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正面示意图;
图中:1-上抗老化保护层、2-上增强层、3-支撑结构、4-气囊、5-下增强层、6-下抗老化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中间具有气囊结构的玻璃钢采光板,由上抗老化保护层1、上增强层2、支撑结构3、气囊4、下增强层5和下抗老化保护层6组成,所述上增强层2与下增强层5之间设有气囊4,且气囊4为透光中空结构,所述相邻气囊4之间设有支撑结构3,且支撑结构3由玻璃纤维树脂混合材料制成,所述上增强层2和下增强层5均由玻璃纤维树脂材料制成,所述上增强层2外层设有上抗老化保护层1,所述下增强层5设有下抗老化保护层6,所述玻璃钢采光板整体呈瓦型结构。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中间具有气囊结构的玻璃钢采光板,与实施例一不同在于,所述玻璃钢采光板整体呈平板型结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浩;庞新江,未经王浩;庞新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3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模块屋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工程的新型连续荷载结构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