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3332.2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1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章健;毛海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恒尊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属于建筑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土木工程结构越来越向高端发展,预应力结构的应用也逐步推广,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使用中还存在诸多不便之处;普通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缺点:①现场张拉,需预留孔道,然后穿钢铰线,张拉后钢铰线与混凝土之间未发生粘结,应力传递不良;②为使钢铰线和混凝土之间保持良好粘结,需预留灌浆孔,并用高压注浆,灌浆也会影响结构受力,注浆很难保证均匀,有时出现灌浆不密实的问题;③一旦灌浆后,钢铰线便无法更换,长期使用预应力损失后,构件的效果变差。为了解决所述困难,需要开发一款灌浆后,钢铰线可以更换的混凝土构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钢铰线无法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包括第一螺栓、固定件、构件主架、支板、第一电机、丝杠、丝母、混凝土浇注机、支架、浇筑腔、控制器、第二电机、钢铰线、空腔、支撑座、夹具和第二螺栓,所述构件主架下端开设有空腔,构件主架上开设有不止一个浇筑腔,浇筑腔下端连通空腔,钢铰线位于空腔内,钢铰线左端固定在固定件上,固定件安装在构件主架侧面,固定件上设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将固定件固定在构件主架侧面,构件主架右侧对称安装夹具,夹具上设有第二螺栓,钢铰线右端从两个夹具中穿过,第二螺栓将两个夹具固定夹持在钢铰线的两侧,钢铰线右端穿过两个夹具后缠绕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电机安装在支撑座上,支撑座安装在构件主架侧面,控制器安装在构件主架侧面,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第二电机相连,构件主架上对称安装支架,丝杠安装在两个支架上,丝母安装在丝杠上,混凝土浇注机安装在丝母下,混凝土浇注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丝杠左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相连,第一电机安装在支板上,第一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支板安装在支架上。
所述空腔直径大于钢铰线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拧松第一螺栓,将固定件取下,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启动,使缠绕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钢铰线从两个夹具中间插入到空腔内,将钢铰线左端固定在固定件上,将固定件用第一螺栓固定在构件主架上,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反转,使钢绞线被拉紧,拧紧第二螺栓,将两个夹具固定夹持在钢铰线的两侧;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正转或反转,第一电机正转或反转带动丝杠正转或反转,使丝母在丝杠上向左或向右移动,使混凝土浇注机向左或向右移动,使混凝土浇注机对准浇筑腔后将混凝土浇筑到浇筑腔内,混凝土从浇筑腔和空腔的连接部位掉落到钢铰线上,使钢铰线被混泥土固定在空腔内;需要更换钢铰线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正转,使拉紧的钢绞线放松,拧松第一螺栓,将固定件拆卸,拧松第二螺栓,使两个夹具不固定夹持在钢铰线的两侧,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正转或反转,使钢铰线逐渐抽离空腔,使钢铰线更多的缠绕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抽出钢铰线后,将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钢铰线卸载掉,替换上新的钢铰线,重新将钢铰线插入到空腔内,提高构件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整体结构图;
图中:1、第一螺栓 2、固定件 3、构件主架 4、支板 5、第一电机 6、丝杠 7、丝母 8、混凝土浇注机 9、支架 10、浇筑腔 11、控制器 12、第二电机 13、钢铰线 14、空腔 15、支撑座 16、夹具 17、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恒尊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洋学院;恒尊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3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