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道切换结构以及应用该结构的电磁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03097.9 | 申请日: | 2015-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2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肖茜元;张成;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垦拓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1/02 | 分类号: | F16K11/02;F16K31/06;F16K2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换 结构 以及 应用 电磁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道切换结构以及应用该结构的电磁阀。
背景技术
在医疗、制药、化工等领域的分析仪器中,一般采用膜片式隔离电磁阀,简称隔膜电磁阀。因腐蚀性流体被控制在阀体与隔膜片封闭的流道区域,只需保证隔膜片与阀体的耐腐蚀能力,即可保证隔膜电磁阀较高的耐腐蚀能力,故应用广泛。按隔膜片的运动形式,隔膜电磁阀一般分为直动式和摆杆式两种结构。在直动式隔膜电磁阀中,隔膜片一般和动铁芯相接触,通过电磁力和弹簧力的交替作用,实现隔膜片沿动铁芯的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流道的切换。
三通直动式双隔膜电磁阀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阀体110,阀体110设有第一流道111、第二流道112和第三流道113,在阀体110上下两侧设有上隔膜片120和下隔膜片130,上下隔膜片之间设有传力杆140,动铁芯170在下弹簧160的作用下,从下侧顶住下隔膜片130,上隔膜片120在上弹簧150的作用下,从上侧顶住上隔膜片120,由于下弹簧170作用力远大于上弹簧120,所以在电磁铁断电时,下隔膜片130紧压在阀体110下侧阀口,上隔膜片120在传力杆140的推动作用下与阀体110上侧阀口分离,此时第一流道111只与第二流道112流路相通。当电磁铁上电后,电磁力克服下弹簧160的作用力,将动铁芯170吸合回缩,上隔膜片113在上弹簧150的作用下,下移紧压在阀体110上侧阀口处,同时,下隔膜片130在传力杆140的推动作用下与阀体110下侧阀口分离,此时第一流道111只与第三流道113流路相通。
由于隔膜片为橡胶件,因其较软,在上下弹簧长期的持续作用下,传力柱在上下隔膜片上的压痕越来越深,上下隔膜片的距离逐渐变小,导致隔膜片与阀体阀口的开度降低,流量减小,甚至两侧阀口被全部封住,从而无法实现流道的切换;另外,电磁铁上电后,动铁芯吸合回退时,会产生轻脆的敲击声,反复通电时,频繁的敲击声会带来环境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且工作无噪音的流道切换结构以及应用该结构的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道切换结构,其包括:具有通孔的阀体、设于所述通孔内传力杆、设于所述通孔上端的上隔膜片以及设于所述通孔下端的下隔膜片,所述传力杆可沿通孔轴线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上隔膜片和下隔膜片与所述传力杆固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力杆设有环状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上隔膜片和下隔膜片分别包覆于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设有与所述通孔中部相通的第一流道、与所述通孔上部相通的第二流道以及与所述通孔下部相通的第三流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道切换结构还包括固连于所述阀体上部的上端盖和固连于所述阀体下部的下端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隔膜片和下隔膜片为柔性橡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力杆为强耐腐蚀的工程塑料或特种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磁阀,其包括:上述流道切换结构以及用于提供流道切换动力的电磁铁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铁组件包括电磁铁壳、设于所述电磁铁壳内部的电磁线圈、设于所述电磁线圈内部的挡铁和动铁芯,所述动铁芯与传力杆固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铁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挡铁和动铁芯之间的弹簧,其用于提供动铁芯向上运动的动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阀还包括包裹于所述电磁铁组件外围的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流道切换结构下端固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流道切换结构以及电磁阀采用了一体式刚性传力结构,传力杆同时带动上下隔膜片在阀体上下侧阀口间运动,结构简单且运动可靠,传力杆同时作为隔膜片的刚性骨架,有效抑制隔膜片上压痕深度的加深,另外,上隔膜片与阀体间的柔性冲击替代了现有技术中动铁芯与挡铁的刚性撞击,消除了吸合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三通直动式双隔膜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的电磁线圈未通电情况下的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流道切换结构的传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垦拓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垦拓流体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30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