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控防夹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02944.X | 申请日: | 2015-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7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郑运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运婷 |
| 主分类号: | E05C17/44 | 分类号: | E05C17/44;E05F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90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控 防夹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门,特别是一种防止碰伤小孩的一种自控防夹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室内门,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室内门,当有大风吹时,经常出现室内门快速关闭或者快速打开,并且关闭以及打开的力极大,室内门很容易夹伤以及碰伤小孩,一种一种自控防夹门已成为人们使用室内门的安全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自控防夹门,解决用普通室内门容易被大风吹动夹伤或者碰伤小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控防夹门,包括有门框、活动门以及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夹装置包括有外壳、左摆锤、右摆锤、驱动件、第一导套、第一支撑件、第一杠杆、第二支撑件、第二杠杆、刹车件、第二导套以及第一弹簧;驱动件设有左驱动面以及右驱动面,左驱动面面对左摆锤,右驱动面面对右摆锤;第一导套、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第二导套与外壳固定连接,驱动件与第一导套动配合连接,第一杠杆通过第一铰轴与第一支撑件连接,第二杠杆通过第一铰轴与第二支撑件铰接,刹车件与第二导套动配合连接;第一杠杆与驱动件连接,或者,第一杠杆位于驱动件的下方;第二杠杆与第一杠杆连接,或者,第二杠杆位于第一杠杆的上方;第二杠杆与刹车件连接,或者,第二杠杆位于刹车件的上方;第一弹簧设于刹车件与外壳的底部之间。
一种自控防夹门的使用方法是:将防夹装置安装于活动门的底端;当活动门被风吹快速关闭时,左摆锤碰撞左驱动面,左摆锤压驱动件向下移动,驱动件驱动第一杠杆以及第二杠杆摆动,利用第二杠杆摆动驱动刹车件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向下移动,使刹车件下降与地面接触以及摩擦,阻碍活动门快速关闭,以免活动门快速关闭碰伤小孩;当活动门被风吹快速打开时,右摆锤碰撞右驱动面,右摆锤驱动驱动件向下移动,驱动件驱动第一杠杆以及第二杠杆摆动,利用第二杠杆摆动驱动刹车件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向下移动,使刹车件下降与地面接触以及摩擦,阻碍活动门快速打开,以免活动门快速打开碰伤小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活动门被风吹快速关闭以及打开时,利用左摆锤以及右摆锤驱动驱动件、第一杠杆、第二杠杆以及刹车件运动,使刹车件下降与地面接触以及摩擦,利用第一杠杆以及第二杠杆增加刹车件的刹车力,有效地阻碍活动门快速关闭以及打开,防止活动门夹伤或者碰伤小孩。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自控防夹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的一种自控防夹门结构示意图,一种自控防夹门,包括有门框1、活动门2以及防夹装置3,防夹装置3包括有外壳4、左摆锤5、右摆锤6、驱动件7、第一导套8、第一支撑件9、第一杠杆10、第二支撑件11、第二杠杆12、刹车件13、第二导套14以及第一弹簧15;驱动件7设有左驱动面16以及右驱动面17,左驱动面16面对左摆锤5,右驱动面17面对右摆锤6;第一导套8、第一支撑件9、第二支撑件11以及第二导套14与外壳4固定连接,驱动件7与第一导套8动配合连接,第一杠杆10通过第一铰轴23与第一支撑件9连接,第二杠杆12通过第一铰轴23与第二支撑件11铰接,刹车件13与第二导套14动配合连接;第一杠杆10与驱动件7连接,或者,第一杠杆10位于驱动件7的下方;第二杠杆12与第一杠杆10连接,或者,第二杠杆12位于第一杠杆10的上方;第二杠杆12与刹车件13连接,或者,第二杠杆12位于刹车件13的上方;第一弹簧15设于刹车件13与外壳4的底部18之间。驱动件7的左驱动面16以及右驱动面17为斜面,或者为曲面;左驱动面16位于右驱动面17的背面。
所述的防夹装置3的初始状态是:刹车件13未与地面32接触,第一弹簧15支撑起刹车件13,刹车件13支撑起第二杠杆12的第二首端22,使第二杠杆12的第二尾端20牵住或者压住牵住第一杠杆10的第一首端21,利用第一杠杆10克服驱动件7的重力牵住或者压托住驱动件7,将驱动件7支撑于第一杠杆10的第一尾端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运婷,未经郑运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29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