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2824.X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0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吴享珍;陈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6;F21V21/002;F21V29/76;F21V15/00;F21W131/1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特别是一种防水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照明灯具多设置于户外,故在照明灯具的设计中,除了需确保发光组件设置于防水防尘的空间中,使其在户外使用时能适应各种严厉的气候与环境而不至于发生故障外,亦需考虑裸露在外的电源线能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确保使用安全,因此各种国际灯具标准规范于是被推展以律定照明灯具的户外电源线的内含铜线线径尺寸,例如IEC60598灯具标准规范规范了户外电源线的内含铜线线径至少必须为1.0mm2的截面积。
另一方面,随着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的进步及制造成本的降低,将体积小、发光效率高及低耗能的发光二极管应用于照明灯具中已越来越普及。由于发光二极管的耗电量较习用白炽灯泡及日光灯管来的低,且流经发光二极管的电流量亦随之降低,因此照明灯具内部连接发光二极管的电源线的线径亦可对应地降低。然而,如为符合前述安全规范而于照明灯具内外采用具较大线径的同一电源线,则会有成本较高的问题。
再者,如照明灯具内部采用较大线径的电源线导接发光二极管,势必会占用防水防尘空间过多的体积,使得制造成本及照明灯具整体体积增加。此外,一般户外电源线多设计为多芯线,不易弯折且不利于与照明灯具内部的电路板进行插接,然若改以焊接方式将电源线焊接于设置发光二极管的电路板上,亦会造成作业复杂、以及后续维修不便的困难。
综合上述考虑,如何发展一种具有较小线径电源线的照明灯具,并同时符合灯具安全规范以及插拔容易,以解决习用技术所遭遇的各种缺失与不便,实为目前需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灯具,通过连接件的设置,以将较大线径的第二电源线转接为较小线径的第一电源线,令导线线径设计在符合安全规范的前提下,使照明灯具的空间利用率达到优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灯具,其将第一电源线的第一导线采用单芯线设计,使得第一电源线得以可插拔形式插接于发光模块的插座中,亦使后续照明灯具的维修管理简易方便。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照明灯具,包括:载体,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通孔,其中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光学灯罩,与载体相组接以形成容置空间;发光模块,设置于载体且位于容置空间中,该发光模块包括电路板、多个发光组件及至少一插座,其中多个发光组件及至少一插座设置于电路板上,且电路板设置于载体的第一表面;防水固定件,设置于载体的第二表面,且至少部分穿设于通孔,防水固定件具有通道,其中通道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第一电源线,具有第一导线,其中第一导线具有第一线径,且第一导线具有第一裸线端以及第二裸线端,第一裸线端与至少一插座可插拔地连接;第二电源线,至少部分穿设于防水固定件的通道,且具有第二导线,其中第二导线具有第二线径,且第二线径相对大于第一线径;以及连接件,连接于第一导线的第二裸线端以及第二导线的一端,以架构于导接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的组合图。
图2为图1的照明灯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照明灯具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照明灯具
2:载体
2a:第一表面
2b:第二表面
21:散热片
22:通孔
23:侧板
3:光学灯罩
4:容置空间
5:发光模块
51:电路板
52:发光组件
53:插座
6:防水固定件
61:通道
62:连接部
7:第一电源线
7a:第一导线
7b:第一绝缘层
7c:第一裸线端
7d:第二裸线端
8:第二电源线
8a:第二导线
8b:第二绝缘层
8c:第三绝缘层
9:连接件
10:保护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为当作说明之用,而非架构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28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背景灯结构
- 下一篇:LED路灯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