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过滤集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2528.X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1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谢民勇;吴建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泛海水处理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11 | 分类号: | B01D29/11;B01D29/50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余伦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过滤 集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过滤集水器。
背景技术
集水器是水系统中,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供、回水的配、集水装置。现代企业普遍使用集水器,市面上售卖的集水器多种多样,力求能达到不同企业的使用要求。但这些集水器虽然能大致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其的结构设计不算巧妙,参见图1,其的结构是在过滤罐1的底部焊接一块很大的穹板2,穹板2上均匀有很多大孔,然后在穹板2上面焊接着一块过滤板3,并过滤板3上打有很多小孔。其存在有以下缺点:
1、成本高,穹板的价格比较高。
2、卫生死角比较大,穹板与过滤罐相接处的上下两侧都是卫生死角。
3、过滤效果不好,过滤后的液体里会含有少量的细沙。
因此,要如何改善及解决上述的问题,乃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成本低,卫生死角小,且过滤效果好的新型过滤集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过滤集水器,其包括过滤罐、多条长过滤绕丝管和多条短过滤绕丝管,该过滤罐的底部设有水口,该过滤罐内设有将该水口罩住的底盘,多条长过滤绕丝管均匀设置在该底盘的侧面,多条短过滤绕丝管均匀设置在底盘的顶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多条长过滤绕丝管呈辐射状均匀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长过滤绕丝管的端部设有连接法兰,并在所述底盘的侧面设有与该连接法兰相适配的法兰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巧妙采用滤绕丝管来替代传统的穹板和过滤板,不仅降低成本,且滤绕丝管的过滤间隙远小于细沙的颗粒直径,过滤效果好,而且底盘外形尺寸相对穹板大大缩小,卫生死角小,进一步提升水质量;另外整体结构简洁、紧凑,易于实现,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局部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过滤集水器,其包括过滤罐1、多条长过滤绕丝管2和多条短过滤绕丝管3,该过滤罐1的底部设有水口4,该过滤罐1内设有将该水口4罩住的底盘5,多条长过滤绕丝管2均匀设置在该底盘5的侧面,多条短过滤绕丝管3均匀设置在底盘5的顶面。长过滤绕丝管2和短过滤绕丝管3的结构一致,只是长度上有区别。
参见图3,优选的,多条长过滤绕丝管2呈辐射状均匀设置在所述底盘5的侧面,且长过滤绕丝管2与所述底盘5相连接的一端的水平位置较低,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结构设计巧妙,分布合理,有效提升过滤效果。具体的,参见图4,在长过滤绕丝管2的端部设有连接法兰6,并在所述底盘5的侧面设有与该连接法兰6相适配的法兰接头7。将长过滤绕丝管2上的连接法兰6与底盘5上的连接法兰7相对接,并用螺丝锁紧,实现固定连接的目的,安装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相对传统集水器具体有以下优点:
1、成本低,滤绕丝管的成本相对穹板和过滤板便宜。
2、卫生死角小,仅底盘5与过滤罐1相接触的位置有卫生死角,而底盘5的直径相对穹板小很多,卫生死角小,提升水质。
3、过滤效果好,过滤绕丝管的过滤间隙远小于细沙的颗粒直径,所以过滤效果相对过滤板好。
4、通过法兰结构连接,易于安装与维护。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集水器,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泛海水处理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泛海水处理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2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扭转臂与连杆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卧铺车厢及轨道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