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感应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2511.4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6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汉;李和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耀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30;H01F2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感应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元件,尤其是具有磁性件、封闭铁磁性框体与扁形线圈且利用漏感达到共模扼流圈消除电磁干扰(EMI)的电磁感应元件。
背景技术
随着近代科技发达,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各式便利的产品,其中更不乏各式琳琅满目的电器产品,而近年来高科技技术已突飞猛进,尤其在微电子相关技术制程的领域中更是日新月异,使得现代电子装置能达到更多功能性的应用,如各种电子设备、电视网路、交换机、行动通讯设备,然科技的发达与越来越精密也造成了电子系统中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电子设备中的电磁干扰(EMI)现象日益严重,成为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明显障碍。
在一般常见的电子产品中,常见的电磁干扰(EMI)大多具有共模杂讯和差模杂讯,常产生自功率半导体元件的切换动作,而产生宽频的噪讯也就是电磁发射(EME),其频率范围从半导体元件切换的微小频率到KHz,并使得变压、电感元件或电子仪器或家电产品的品质降低甚或产生杂讯影响产品功能。现有的电感元件为克服共模杂讯和差模杂讯都设计有一共模扼流圈(choke)以及一差模扼流圈(choke)进行消弭共模杂讯和差模杂讯,然而即便通过设置共模扼流圈及差模扼流圈可略为消除共模杂讯与差模杂讯的产生,但使得现有的电感元件器都因机构繁杂、组装繁琐,造成体积大、尺寸不易减小、制作成本增加等诸多缺点,有鉴于此,如何改良现有技术的各项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元件,其能凭借将铁磁性材料设置于二线圈间,并通过调整该铁磁性材料的大小或范围,以达到共模扼流 圈消除共模杂讯及减低电磁干扰(EMI)的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感应元件,其具有一基座、一封闭铁磁性框体及复数个线圈,其中该基座具有复数个接脚,该封闭铁磁性框体具有至少二绕线部且该至少二绕线部呈相对设置,该封闭铁磁性框体承载于该基座上并对准接合,其特征在于:
该复数个线圈分别直接绕设于各该绕线部上,且该复数个线圈是扁形的线圈;且该电磁感应元件具有一磁性件,其设置于该至少二绕线部之间并与该复数个线圈平行,凭借该磁性件不同的磁性强度,以调整该复数个线圈间的漏电感效应。
其中,该基座具有一卡合部,该卡合部凸设于该至少二绕线部间,且该卡合部具有复数个卡榫,供该磁性件插设于该复数个卡榫内,而该磁性件为片状结构体,通过插设片状结构体的该磁性件于该复数个卡榫内能有效调整漏感值。此外,该复数个接脚设置于该基座底侧或于该基座的至少一侧面,用以电性连接外部电源端或外部负载端。
或者于另一实施态样中,该基座具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凸设于该至少二绕线部间,而该磁性件设于该凸出部内,使该凸出部具有导磁功效,能有效调整漏感值;又或,该磁性件以粉末形式混和于该凸出部内,也可使该凸出部具有导磁功效,能有效调整漏感值。此外,该复数个接脚设置于该基座底侧或于该基座的至少一侧面,用以电性连接外部电源端或外部负载端。
综上所述,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元件,凭借该磁性件、扁形的该线圈的设置,可以有效调整漏感值与抑制杂讯产生,且通过直接绕设扁形的该线圈于该封闭铁磁性框体的方式,降低了制造的复杂程度与零件成本,大幅改善了现有电磁感应元件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态样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态样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态样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态样纵切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三实施态样纵切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磁感应元件;10基座;101接脚;102卡合部;1020卡 榫;103凸出部;11封闭铁磁性框体;111绕线部;12线圈;13磁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耀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耀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25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U形管的变压器用放气塞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雷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