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绕线的线圈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2160.7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4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沈坚江;沈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杰达仪表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41/0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12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线圈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绕线的线圈骨架。
背景技术
线圈骨架是用于缠绕固定铜线的塑料骨架,铜线在其上方绕多圈,产生磁场;后将线圈骨架固定于铁芯上,通过铁芯加强其磁性,形成电磁铁。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线圈包括线圈骨架和铜丝,铜丝缠绕于线圈骨架上,筒圈骨架如图6所示,包括上端部1、筒部4和下端部,筒部4连接上端部1和下端部,筒部4上缠绕有铜丝7,上端部1设有焊口2,铜丝从焊口2处穿出,并与导线6固定。由于上端部1无供铜丝7接入的固定口,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将铜丝7预先在筒部4表面上缠绕若干圈数,将铜丝7固定于线圈骨架的筒部4后,可通过器械将后续的铜丝7缠绕于线圈骨架表面,满足所需的匝数要求。
这种线圈骨架在生产过程需要工作人员一同参与铜丝的缠绕,属于半自动化生产,难以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因此需要一种线圈骨架能够将前期的铜丝固定方式进行简化,减少工作人员缠绕所需的时间,实现自动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绕线的线圈骨架,能够使铜丝预夹紧于线圈骨架的上端部,实现自动化生产,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绕线的线圈骨架,包括上端部和筒部,所述筒部与上端部相连接,所述上端部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之间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留有夹紧铜丝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仅需将铜丝放入上、下板的间隙内,之后将线圈骨架放于专门的铜丝绕线器械上,即可完成铜丝的自动绕圈,避免了原先手工预固定缠绕的困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时间,实现绕线的自动化,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产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板设有出线口和卡紧铜丝的入线口,所述入线口与出线口均与间隙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线口用于对铜丝卡紧的进一步加强,防止机械绕卷过程中铜丝的脱出;所述入线口与出线口均与间隙相连通,铜丝在间隙内夹紧后,从入线口和出线口由间隙进入筒部表面,使铜丝贴紧套筒表面进行缠绕,防止铜丝绕线杂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板还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供导线穿设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线穿设并固定于通孔内,将搬运装配过程中导线的扭动点转移至通孔处,有效的降低焊点处导线断裂的可能性,提高自动化生产中线圈的稳定性,使其结构更为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部平行于上端部的截面呈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形的套筒在放置于专门的铜丝绕线器械上时,转动杆也为方形,能够有效的避免绕线过程中存在的打滑现象,避免绕线不均的现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板的边缘设有供铜丝通过的焊口,所述焊口与间隙相连通,焊口和固定块之间设有焊台,所述焊台固定于上板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焊点设置于上板的表面,绕线完毕的铜丝两端分别通过焊口,并与焊台相固定,铜丝于上板紧贴,不易被外物所勾断,有效的起到对铜丝的保护作用;其次焊台设置于固定块与焊口之间,焊台受到固定块保护,焊点不易受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设置有2个,所述上板表面还固定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两端分别与固定块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用于增加固定块的连接牢固性以及抗弯折能力,增加固定块的结构强度,防止固定块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绕线的线圈骨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线圈骨架未绕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线圈骨架未绕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线圈骨架未绕线状态下的半剖视图;
图6为现有线圈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端部;11、上板;12、下板;13、间隙;2、焊口;21、第一焊口;22、第二焊口;3、固定块;31、通孔;32、加强板;4、筒部;5、咬入结构;51、进线口;52、出线口;6、导线;7、铜丝线圈;8、焊台。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自动绕线的线圈骨架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杰达仪表五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杰达仪表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21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