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停车位智能引导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2115.1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6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想;李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富想;李富生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位 智能 引导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引导系统,尤其涉及了一种停车位智能引导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调整,大批人口将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将不断增加。同时,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商业活动将更加活跃,汽车的数量和使用频率也将大大增加,对中心城市的交通带来沉重的压力;交通“停车难”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大中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传统停车场的管理效率和智能化程度大大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随着智能大厦和智能小区等智能建筑的不断发展,与之配套的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应运而生。目前几乎所有的室内停车场停车诱导系统采用的都是有线通信方式。即从车位信息采集到数据管理、再由数据管理到车位信息发布均采用了RS-485或CAN总线等串行方式。至于车位信息的获取,则绝大多数是通过安装在每个车位上方的超声波车位探测器或红外车位探测器来实现一对一的数据采集。然而,有的甚至仅仅在停车场的出入口设置地感线圈来检测车辆数量,从而获得总空闲车位信息。
总之,基于上述工作原理的系统有着准确率低、布设组网不够灵活、维护不便、易受环境影响等缺点。因此,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停车场管理者的积极性,继而限制了智能停车诱导系统的推广。总之,由于缺乏良好的信息管理、发布的手段,无法给泊车者提供快速诱导的策略,使得泊车者他们不得不花上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合适车位,有时甚至寻找不到此时事实存在的空闲车位。这些状况直接加剧了高峰期道路的拥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停车位智能引导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停车位智能引导系统,其包括:
至少一个车位检测模块,其与实际车位一一对应并依次编号,其用于将对应实际车位的使用信息转换为相应车位信息;
微处理模块,其用于接收及处理车位信息并将单个车位信息转换为车位占用信息或车位空闲信息;
无线传输模块,其用于接收对应单个实际车位的车位占用信息或车位空闲信息并转换为无线信号;
服务器,其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信号;以及
车位信息单元,其包括与实际车位一一对应并编号的模拟车位,模拟车位用于接受服务器控制以显示对应实际车位的车位信息为车位占用信息或车位空闲信息。
本实用新型通过信息采集设备和信息发布设备的“物物相连”技术,实现了整个系统的管理和运作。利用车位检测模块精确采集车位信息,并传输至微处理器模块后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对车位信息进行处理后,以无线方式发送至车位信息单元,并且服务器内能够存储有全国各地停车场中各个车位的位置分布信息且服务器与互联网连接,所以全国各地的使用者能够从不同地区的车位信息单元中直接的找到其所需的合适停车位,从而实现了智能停车引导功能。
另外,现有的定位系统大多采用GPS或GPRS,这就导致现有定位系统运用于车位定位时存在下述缺陷:
(1)室外定位误差,GPS基本误差10-20米,GPRS是500m(如天气、地形、建筑物遮蔽、美国GPS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有时还会更大),此误差已经无法适应于停车位定位;
(2)室内/地下室无信号,GPS传输的是长波信号,是穿透不了铁和水泥的,所以在地下室是没法定位的,GPRS信号在地下室也是没有信号的。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车位检测模块对实际车位进行定位、检测,车位检测模块的信号能够经微处理模块处理后再经无线传输模块发送给服务器,这就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对停车位的精准定位、检测,以及能够保证信号从车位检测模块到服务器间的顺畅发送。
其次,本实用新型的车位信息单元能够构造成与实际车位分布相同的排布,服务器能够实时的显示出车位信息单元中各个模拟车位是否被占用,从而使用者能够从车位信息单元中直观的找出合适的停车位。
再者,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组网灵活的自组织无线网络替代传统的有线串行网,从而能够很好的实现了车位信息从数据采集到控制管理及车位数据发布的传输过程。自组织无线网络的应用不但提高了系统组网的灵活性,而且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施工难度、施工成本以及后续运行维护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引导泊车者在最短的时间里沿着最短路线找到空闲的车位,不但有效的解决了城区停车难的问题,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减少了道路占用,降低了车辆尾气排放和噪声,而且显著提高了原有停车设施的利用率以及提升了停车场的服务水平,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富想;李富生,未经李富想;李富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21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教学仪器方位调节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发射药试样处理夹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