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激光钻孔机的上下料装置的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1830.3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1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陶雄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盛雄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70 | 分类号: | B23K26/70;B23K26/38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詹晓云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激光 钻孔机 上下 装置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钻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激光钻孔机的上下料装置的机械手。
背景技术
激光钻孔技术现已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工业加工技术,其不但能够对金属进行钻孔,对于一些高硬度并且具有一定脆性的材料也能够进行钻孔,例如陶瓷片,对该类高硬度并且具有一定脆性的材料钻孔前,需要先将材料放置在激光钻孔机设定的材料放置区域上,然后再启动激光钻头对材料进行钻孔工作,待材料完成钻孔后取出即可。现有技术中,对材料的上料和下料一般采用人工操作,而人工上料和下料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激光钻孔机的连续钻孔工作;同时,当材料较大时,人工上料和下料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人工成本增加,且上料和下料过程中容易对材料造成损坏,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高速激光钻孔机自动下料和下料的机械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激光钻孔机的上下料装置的机械手,包括吸料组件、移动板和用于驱动移动板往复运动的的线性模组,吸料组件包括吸料气缸、吸料板框和若干个真空吸盘,吸料气缸安装于移动板的底部,吸料板框与吸料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若干个真空吸盘设置于吸料板框的周缘。
优选的,所述吸料组件还包括垂直管、间距调节片和螺丝,吸料板框包括围成框型的若干条框条,每条框条均开设有滑槽,真空吸盘设置于垂直管的底部,垂直管与间距调节片连接,间距调节片设置于框条的上方,间距调节片开设有条形滑孔,螺丝穿设于条形滑孔并与滑槽螺接。
优选的,所述螺丝为快拆螺丝。
优选的,所述线性模组包括伺服电机、同步带和同步带轮,同步带轮分别设置于线性模组的两侧,其中一同步带轮与伺服电机的主轴连接,同步带绕设于线性模组两侧设置的同步带轮,移动板与同步带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料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吸料组件的吸料气缸分别安装于移动板底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激光钻孔机的上下料装置的机械手,工作时,线性模组驱动移动板往复运动,整个吸料组件随着移动板进行往复运动,其中吸料组件的真空吸盘能够吸附住需要进行钻孔的材料,吸料气缸控制吸料板框上下运动,吸料板框带动设置于其周缘的真空吸盘上下运动,吸料气缸实现控制吸附住的材料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实现上料和下料的控制。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需要进行钻孔以及完成钻孔的材料实现自动化上料和下料,提高上料和下料的效率,满足激光钻孔机的连续钻孔工作;同时,自动化上料和下料可以防止对材料造成损坏,避免造成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机械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械手的吸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械手的框条、真空吸盘、垂直管、间距调节片和螺丝之间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机械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吸料组件 2—移动板 3—线性模组
11—吸料气缸 12—真空吸盘 13—垂直管
14—间距调节片 15—螺丝 16—框条
17—滑槽 18—条形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盛雄激光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鞍山盛雄激光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1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