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化粘土制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01669.X | 申请日: | 2015-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0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涵;孙佳爽;何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思涵 |
| 主分类号: | B28B3/20 | 分类号: | B28B3/20;B28B1/00 |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 代理人: | 周成宝 |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化 粘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化粘土制模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制模基本是采用钢模或木质模按照浇筑混凝土的形状,制作并加固;但是制模的形状多变、有多种曲线等要素构成时,则制模时就很难或者无法实现;而且传统木质模造成木材的大量浪费;钢模虽然可以重复使用,但由于建筑后的混凝土对后续装饰产生影响,所以一般混凝土浇筑制模基本还是采用木质模板来完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机械化粘土制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化粘土制模装置,是由粘土破碎筛选机、粘土搅拌机、挤出机和3D打印机构成,在粘土破碎筛选机的下方出料口处安装了砂石过滤器、砂石过滤器的出口和粘土搅拌机入口之间设有传送装置,粘土搅拌机的出口置于挤出机上方的加料斗处,挤出机出口与3D打印机连接,3D打印机的前端安装有浇筑头,所述的3D打印机与控制器线路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3D打印机是由底座、肘梁和臂梁构成,底座顶部设有旋转台,旋转台顶部与肘梁底端铰接、肘梁的顶端与臂梁的尾端铰接,肘梁与臂梁之间设有液压伸缩装置,液压伸缩装置的液压杆与臂梁底面固定,臂梁的前端设有动配合连接的浇筑头安装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臂梁上设有液压驱动装置Ⅰ、在臂梁的前端设有液压驱动装置Ⅱ;在浇筑头安装座上设有液压旋转装置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肘梁的底部设有液压旋转装置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3D打印机前端浇筑头底部设有移动升降平台,移动升降平台的底部设有升降电机,移动升降平台的底座上设有平移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液压伸缩装置、液压驱动装置Ⅰ、液压驱动装置Ⅱ、液压旋转装置Ⅰ和液压旋转装置Ⅱ均与液压及电源控制柜控制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化粘土制模装置,改变了传统制模使用的材料,同时能够轻易完成形状多变、有多种曲线等特点的模具;可重复使用,节省资源,不但解决了异型制模难题,而且粘土可以重复使用,制模费用小、时间短,解决了制模、拆模人工劳动强度大、危险多、材料损失大、材料成本消耗高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械化粘土制模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3D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发明的机械化粘土制模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化粘土制模装置,是由粘土破碎筛选机4、粘土搅拌机1、挤出机2和3D打印机3构成,在粘土破碎筛选机4的下方出料口处安装了砂石过滤器6、砂石过滤器6的出口和粘土搅拌机1入口之间设有传送装置10,粘土搅拌机1的出口置于挤出机2上方的加料斗处,挤出机2出口与3D打印机3连接,3D打印机3的前端安装有浇筑头5,3D打印机3前端浇筑头5底部设有移动升降平台7,移动升降平台7的底部设有升降电机19,移动升降平台7的底座17上设有平移电机18;所述的3D打印机3与控制器9线路联接。
根据所制模型大小、高低需求,选择粘土颗粒大小来使用不同规格的砂石过滤器6,对原料土进行筛选、过滤。
粘土泥挤出采用的粘土挤出机1具有进一步混合粘土与水成泥、使之更加均匀等,挤出具有一定的压力便于后面的三D打印浇筑。
粘土泥三D打印机的浇筑头导管与粘土泥挤出机2挤出嘴连接,打印头粘土泥挤出压力来自于挤出机。
所述的3D打印机3是由底座11、肘梁12和臂梁13构成,底座11顶部设有旋转台14,旋转台14顶部与肘梁12底端铰接、肘梁12的顶端与臂梁13的尾端铰接,肘梁12与臂梁13之间设有液压伸缩装置15,液压伸缩装置15的液压杆与臂梁13底面固定,臂梁13的前端设有动配合连接的浇筑头安装座16。
制模平台是移动升降平台7:移动升降平台是升降平台与移动平台的组合使用,可实现制模平台的三维动作,满足制模所需要;而且粘土泥三D打印浇筑机和制模平台均由控制柜控制器计算机统一完成控制;并根据要求传输指令给粘土泥挤出机,来保证所需粘土泥数量等要求实现。粘土泥三D打印机与制模平台组合使用就能够完成任何异型造型的制模工作;各设备之间都有输送装置来实现粘土或粘土泥的转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思涵,未经王思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16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