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次计量粉煤灰、工业废弃物生产干混砂浆的计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0712.0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0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崔世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震强绿舍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7/04 | 分类号: | B28C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徐金琼 |
地址: | 611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次 计量 粉煤 工业 废弃物 生产 砂浆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多次计量粉煤灰、工业废弃物生产干混砂浆的计量装置,用于同时精确计量水泥和粉煤灰生产干混砂浆,属于水泥、粉煤灰精确计量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燃煤粉锅炉排出的一种工业废渣。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现状。造成了大量灰渣的排放,促使人们重视粉煤灰资源的综合利用。于是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
现在全球环境越来越恶劣,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政府将对环境治理下大力气,我厂利用电厂发电排放的废弃物粉煤灰,其主要成分是硅、铝和铁的氧化物,具有潜在的水化活性,将其合理的掺入砂浆中可以发挥三种效应即形态效应、活性效应和微集料效应。利用好了粉煤灰就能做到变废为宝,同时提高砂浆的和易性、强度、弹性模量、变形能力和耐久性。所以在将粉煤灰掺入到砂浆中时,需要非常精确,避免掺入量不精确,影响效果,而现有技术中的水泥、粉煤灰精确计量装置都存在计量不精确或费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多次计量粉煤灰、工业废弃物生产干混砂浆的计量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泥、粉煤灰计量不精确或费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种多次计量粉煤灰、工业废弃物生产干混砂浆的计量装置,包括带入料口和出料口的下料罐、支撑下料罐的支架,下料罐下设置的下料定量装置、传动装置和设置在传动装置上的料盘,其特征在于:下料罐的内腔通过隔板分为水泥仓和粉煤灰仓,在下料罐的出料口端,隔板上活动设置有一与下料罐出料口端的隔板大小相匹配的支撑架,在下料罐的出料口处分别设置有一水泥开关阀和粉煤灰开关阀,下料定量装置为分别设置在水泥仓和粉煤灰仓下的顶面、底面开口的水泥定量筒和粉煤灰定量筒,下料定量可滑动固定在支撑架上,支撑架、水泥定量筒和粉煤灰定量筒分别穿过传动装置和料盘,水泥定量筒和粉煤灰定量筒的顶面分别与水泥仓出口和粉煤灰仓出口相配合,在支撑架上设置有一封装水泥定量筒和粉煤灰定量筒底面的盖板,在对应水泥定量筒和粉煤灰定量筒下,支撑架上活动设置有一带顶面开口箱的水泥称和带顶面开口箱的粉煤灰称,传动装置可带动下料定量装置和料盘沿支撑架在盖板上来回移动。
进一步,所述料盘由水泥料盘和粉煤灰料盘组成,并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在传动装置上。
进一步,所述水泥料盘和粉煤灰料盘延伸出传动装置,延伸出传动装置一侧为低端,并在水泥料盘和粉煤灰料盘的低端上各设置有一开关门。
进一步,所述支撑下料罐的支架上设置有一压力感应器。
进一步,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一向上凸的凸槽,支撑架与隔板榫铆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底座。
进一步,所述带顶面开口箱的水泥称和带顶面开口箱的粉煤灰称与支撑架挂式固定,并分别在带顶面开口箱的水泥称和带顶面开口箱的粉煤灰称的底面设置有滑轮,在带顶面开口箱的水泥称和带顶面开口箱的粉煤灰称上各设置有一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 通过将下料罐内的水泥和粉煤灰分别通过下料定量装置进行精确计量,可同时进行水泥和粉煤灰的精确计量,再通过带顶面开口箱的水泥称和带顶面开口箱的粉煤灰称再次计量,可进行一步确认计量数据,避免了因计量不准确而影响砂浆的效果;
二、 料盘分为呈一定倾斜角度可将下料定量装置滑离下料罐时多余的物料落入料盘内,并可通过倾斜角度聚在低端处,并通过低端上设置的开关门取出;
三、 支撑架与隔板榫铆连接可防止支撑架移动,水泥仓和粉煤灰仓的出料口略小于水泥定量筒和粉煤灰定量筒的顶面,也可使水泥和粉煤灰完全的落入到水泥定量筒和粉煤灰定量筒,防止落在水泥定量筒和粉煤灰定量筒的顶面边缘;
四、 带顶面开口箱的水泥称和带顶面开口箱的粉煤灰称与支撑架活动连接,可方便水泥和粉煤灰再次称量后运送到指定的地方,方便快捷;
五、 压力感应器可感应当前下料罐1内是否还有物料,如果没有了,可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隔板和支撑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震强绿舍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震强绿舍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0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