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灶面玻璃的加工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99626.2 | 申请日: | 2015-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4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克平;陈国方;张应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昌盛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 地址: | 313117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玻璃 加工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灶面玻璃的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玻璃深加工行业,如何提升品质、降低能耗、高效生产,一直是困扰各企业多年的头疼大事。
现在国内绝大部分玻璃深加工企业的加工模式都采取分工段、分加工艺的加工办法,造成的结果是:
1、加工周期长:由于分工段加工,每个工段都有一个加工周期,致使交货周期长;
2、产能低:分工段加工后,由于生产工序之间的不匹配,使得某些工序设备浪费,最终导致产量不高;
3、能耗高:工序的不匹配造成机器空转等人,致使能耗浪费而拉高了总能耗;
4、占地面积大:每一道工序都有半成品,每个工人加工都有周转玻璃,而且今日该工序生产的玻璃一周后才流入下道工序,这样半成品玻璃增加,库房存放量增加,导致车间空间被占有;
5、品质低:玻璃深加工的重要品质问题是玻璃表面划伤的问题,每个工人生产时,需要足够的玻璃周转,加工前需有推车周转,加工好后需要放到另一推车上周转,几百名工人每天把玻璃从推车上拿下来加工,加工好后再放到推车上,如此经过十几道推车周转工序拿上拿下,引起增加玻璃表面人为的划伤情况,因而造成总的成品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灶面玻璃的加工生产线,这条加工生产线把各道工序的设备通过传送带连接起来,从而原来分段加工的工艺变为流水线加工,缩短了加工工期,减少了能耗,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节能灶面玻璃的加工生产线,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输送带,沿输送带传送方向的两边依次设置有用于切割灶面玻璃的划片机,用于给灶面玻璃磨边的磨边机,用于给灶面玻璃倒角的倒角机,用于给灶面玻璃钻孔的钻孔机,用于对灶面玻璃进行水切割的水切割机,用于对玻璃倒内角的倒内角机,用于对灶面玻璃清洗的清洗机,用于对灶面玻璃进行烘干操作的烘干机,用于对灶面玻璃印刷的印刷机以及用于对灶面玻璃进行钢化操作的钢化炉。通过把各道工序的设备通过传送带连接起来,从而原来分段加工的工艺变为流水线加工,缩短了加工工期,减少了能耗,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带有两条,两条输送带分别设置在支架的两侧,灶面玻璃搁置在两条输送带上。采用两条设置在支架两侧的输送带,使得灶面玻璃与输送带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降低了灶面玻璃发生磨损的可能,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带为五角牛筋带,其截面呈正五边形。流水线的输送带采用五角牛筋带,接触玻璃面积很小,起到防止划伤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带的宽度在3~8cm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灶面玻璃不落地,整条流水线是一个完整的生产线,从划片开始整片玻璃加工过程都在流水线上,不需要下架,这样便不会占用空间,不需要许多推车周转。玻璃不需要重复生产工艺,整条生产线都在运转,工人加工好的产品只要放在流水线上,自动流向下道工序,不需要工人做好了再放到周转车架上,然后下道工序再从架子上拿起来再加工,然后又放到架子上,这种重复工艺彻底解决了。降低了费用,整条流水线操作几乎没有周转车,这样周转车的费用就能省下来,而且加工过程中玻璃所需防划伤的一些辅助材料都不需再用了,这样就降低了成本。同时,生产线不停歇,机械设备操作工也不停歇,而且生产好马上流到下道工序,设备的利用率提高,降低了成本率。再者,人员可配置紧凑,减少了管理人员,降低了人工成本费。流程快,当天划的玻璃,当天可以加工成成品入库。当日产品生产入库一直是玻璃深加工行业的理想,而此流水线工艺把它变成了现实。
附图说明
图1是高效节能灶面玻璃加工生产线的示意图。
图2是五角牛筋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昌盛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昌盛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96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扩展机床夹持范围的装夹工装
- 下一篇:一种安装有可更换尾座的车铣复合机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