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线同步自动装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9328.3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3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鲍久圣;张涛;张成军;汤林立;阴妍;韩培欣;李增松;杨帅;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联硕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67/06 | 分类号: | B65G67/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线 同步 自动 装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车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双线同步自动装车系统。
背景技术
快速装车系统是以自动控制的方式快速并连续地将散装物料按设定的重量装载到以一定速度行进的车辆中的一种高效装车系统,其在国内外的煤矿、港口、仓库、发运站等场所有着广泛的应用。通常的自动装车系统装煤是通过缓冲仓和定量仓二级传递将物料精确高效的装入车辆中,系统多为单线装载,存在着装车系统较高、环节多、双线装载系统构成复杂、同步性差等问题。自动装车系统测量方式主要有定量仓静态测量和轨道衡动态测量,静态测量所需环节多成本高、轨道衡动态测量精度差响应慢,均不能很好满足双线同步装载的要求。同时,现有装车系统广泛采用液压系统作为闸门、溜槽等部件的执行系统,而液压系统存在密封性能差、精度低、动态响应慢、设备构成多、体积大、成本高等缺点,大大影响着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线同步自动装车系统,简化了一般自动装车系统的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实现了双线同步自动装车的功能,极大的提高了自动装车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线同步自动装车系统,包括控制系统、装载系统和机械支架,装载系统由缓冲仓、带式输送机、摆动式溜槽和喷淋装置组成,缓冲仓固定在机械支架上,缓冲仓上方设有防尘盖,喷淋装置与机械支架连接,位于防尘盖上方,缓冲仓下端分有两个出料口,每一个出料口下方分别设有一个卸料闸门,位于出料口水平位置处,在机械支架上设有滑动导轨,卸料闸门安装在滑动导轨上,卸料闸门一端连接伺服电动缸,伺服电动缸固定在机械支架上,每一个卸料闸门下方分别通过一个物料流量计与摆动式溜槽连接,物料流量计固定在机械支架上,摆动式溜槽中部与钢丝绳的一端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通过收放滚筒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固定在机械支架上;在进入摆动式溜槽一侧外部地面上设置车辆识别装置,车辆识别装置、带式输送机、伺服电动缸、驱动装置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滑动导轨上,位于卸料闸门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轮和重锤,导轮设置在机械支架上,钢丝绳另一端缠绕收放滚筒后通过导轮与重锤连接。
进一步的,摆动式溜槽下端设置有刮料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物料流量计,简化了自动装车系统的结构,并实现了双线同时装车的功能,提高了系统的装运效率,且伺服电动缸的加入,减少了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执行元件的精度、快速响应性及可靠性,降低了噪音和维护成本;同时,改善了摆动式溜槽收放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摆动式溜槽与物料流量计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伺服电动缸与卸料闸门连接俯视图;
图中:1、控制系统,2、摆动式溜槽,3、物料流量计,4、卸料闸门,5、缓冲仓,6、防尘盖,7、喷淋装置,8、带式输送机,9、机械支架,10、伺服电动缸,11、车辆识别装置,12、刮料缓冲器,13、钢丝绳,14、收放滚筒,15、驱动装置,16、导轮,17、重锤,18、滑动导轨,19、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双线同步自动装车系统,包括控制系统1、装载系统和机械支架9,装载系统由缓冲仓5、带式输送机8、摆动式溜槽2和喷淋装置7组成,摆动式溜槽2下端设置有刮料缓冲器12,缓冲仓5固定在机械支架9上,缓冲仓5上方设有防尘盖6,喷淋装置7与机械支架9连接,位于防尘盖6上方,缓冲仓5下端分有两个出料口,每一个出料口下方分别设有一个卸料闸门4,如图4所示,位于出料口水平位置处,在机械支架9上设有滑动导轨18,卸料闸门4安装在滑动导轨18上,卸料闸门4一端连接伺服电动缸10,伺服电动缸10固定在机械支架9上,每一个卸料闸门4下方分别通过一个物料流量计3与摆动式溜槽2连接,物料流量计3固定在机械支架9上,摆动式溜槽2中部与钢丝绳13的一端连接,钢丝绳13的另一端通过收放滚筒14与驱动装置15连接,驱动装置15固定在机械支架9上;在进入摆动式溜槽2一侧外部地面上设置车辆识别装置11,车辆识别装置11、带式输送机8、伺服电动缸10、驱动装置15均与控制系统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联硕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未经徐州联硕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9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芯密封圈自动套装机
- 下一篇:阀芯密封圈自动套装机的阀芯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