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夜间探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8753.0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8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富豪;谷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1/04 | 分类号: | B60R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5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夜间 探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夜间探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转动的汽车夜间探测装置,属于汽车部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夜间探测装置,就是在夜间实现行车记录仪的功能的部件,由于其一般都固定在汽车内,所以无法各个方向都观察,由此产生了不安全的状态,为此,现在的汽车采用旋转的方式,但是旋转需要能量,无疑增加了汽车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不使用汽车能量就能实现各个方位都探测的汽车夜间探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汽车夜间探测装置包括红外线摄像机构、支撑结构和转向装置,红外线摄像机构能够在夜间拍摄图像,所述红外线摄像头为正十二面体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从各个方向摄像,所述正十二面体的其中六个面设置有摄像头,不用每个面都设置;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杆、倾斜杆和圆盘,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于圆盘,所述倾斜杆活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上,可以将正十二面体结构放置在更加空旷的位置上;以及所述转向装置包括高压气体吹出口,实现对正十二面体结构的转动,所述高压气体吹出口对准红外线摄像机构,所述红外线摄像机构的朝向偏离红外线摄像机构的中心,所述转向装置连接在支撑结构上。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正十二面体结构的六个面,每个面上设置一个摄像头。一个面一个摄像头已经足够使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正十二面体结构设置摄像头的面互不相邻。减少互相干扰,提高每个摄像头的使用率。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正十二面体结构的中空。能够便于安装。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正十二面体结构的每个面上都设置有通风孔。可以令内部设备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实现换热。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支撑杆和倾斜杆垂直。能实现很好的安装性能,第一支撑杆和倾斜杆垂直插入,方便简单,且能够保持稳定性。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圆盘的轴心设置有电机。能够转动,防止有摄像头坏。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正十二面体结构的内表面设置有保温层。能够保持内部温度。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摄像头嵌入正十二面体结构。牢固工作,防止掉落。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压气体吹出口的直接越来越小。增加空气动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体积小,灵活性大,使用方便,便于维护和调节,能够转动,防止其中有些面的摄像头坏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正十二面体结构1,摄像头2,支撑结构3,转向装置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夜间探测装置包括红外线摄像机构、支撑结构3和转向装置4,红外线摄像机构能够在夜间拍摄图像,红外线摄像头2为正十二面体结构1,结构简单,能够有效从各个方向摄像,正十二面体的其中六个面设置有摄像头2,不用每个面都设置;支撑结构3包括第一支撑杆、倾斜杆和圆盘,第一支撑杆固定于圆盘,倾斜杆活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上,可以将正十二面体结构1放置在更加空旷的位置上;以及转向装置4包括高压气体吹出口,实现对正十二面体结构1的转动,高压气体吹出口对准红外线摄像机构,红外线摄像机构的朝向偏离红外线摄像机构的中心,转向装置4连接在支撑结构3上。
本实施例的正十二面体结构1的六个面,每个面上设置一个摄像头2。一个面一个摄像头2已经足够使用。摄像头2安装在正十二面体结构1上,其中一半摄像头2位于正十二面体结构1内,一半摄像头2位于正十二面体结构1外侧。正十二面体结构1的其中六个不相邻的面设置有摄像头2,摄像头2为红外摄像头2。转向装置4包括高压气体吹出口和连接杆,连接杆连接转向装置4和圆盘。
本实施例正十二面体结构1设置摄像头2的面互不相邻。减少互相干扰,提高每个摄像头2的使用率。
本实施例正十二面体结构1的中空。能够便于安装。
本实施例正十二面体结构1的每个面上都设置有通风孔。可以令内部设备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实现换热。
本实施例型第一支撑杆和倾斜杆垂直。能实现很好的安装性能,第一支撑杆和倾斜杆垂直插入,方便简单,且能够保持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87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