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弱视综合治疗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97997.7 | 申请日: | 2015-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6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孙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汉军 |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 地址: | 40003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弱视 综合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电子仪器,特别是一种治疗儿童弱视的治疗仪。
背景技术
弱视是种儿童常见眼疾。在临床表现上,弱视儿童眼球虽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视力发育低于正常儿童水平,且严重影响双眼融合功能,使之无法形成立体视。目前,我国弱视标准为矫正视力≤0.8或两眼视力差≥2行。
为了治疗弱视,本申请的实用新型人于1992年提供了中国专利CN1037580C,公开一种用后像光(后像效应是对人眼产生刺激效果的色源消失后,其刺激效果仍然残留一段时间的效应)和脉冲红光治疗弱视的治疗仪,它包括有机身和机身内的电源电路,声响电路和后像红光脉冲电路,后像红光脉冲电路中的后像灯、红光灯均固定在镜筒内。该方案主要是通过后像光与红光两种结合作用,来提高弱视儿童视力。
弱视治疗方法除了后像光与红光治疗,还包括有CAM治疗、光刷治疗等;如中国专利CN101322666公开了一种弱视训练辅助治疗系统,能实现红光闪烁、CAM仪、后像、三原色以及精细作业等功能。然而中国专利CN101322666仅是在软件程序上实现了多个功能模块,并未提供相应的硬件支持。
现有的弱视治疗仪其镜筒直接铰接在底座上,这样调节镜筒高度的同时,镜筒其镜头相对于人眼的远近距离也会发生改变。由于每个弱视儿童的身高不同,他们往往会先转动镜筒,使其到达合适的高度,由于镜筒其镜头在此同时也横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弱视儿童要移动一下自己座椅的位置,来使自己的眼睛贴近镜筒的镜头。
还有部分弱视治疗仪其镜筒的形状如望远镜一般,镜筒是通过特定的传输线连接到底坐上,每次治疗均需要儿童手持镜筒并注视镜头。由于每次弱视治疗至少需要几分钟时间,弱视儿童难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手部稳定,这样镜筒内的后像红光也无法对弱视儿童眼睛形成稳定有效的刺激,治疗效果会受到较大影响。而且长时间手持镜筒,也易使弱视儿童感到疲劳。
由此可见,现有的弱视治疗仪对于弱视儿童而言,在操作简易与方便性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与难度,而且无法实现人机互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于弱视儿童而言,功能丰富、针对性强,掌握难度较低且能实现人机互动的弱视综合治疗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弱视综合治疗仪,包括依次枢接的后像红光镜筒、液晶触屏框架与底座,还包括液晶触屏,液晶触屏固定安装在液晶触屏框架所围成的空间内,液晶触屏框架上设有功能选择键;液晶触屏框架与底座之间的枢轴,以及后像红光镜筒与液晶触屏框架之间的枢轴均为空心轴。
采用本实用新型弱视综合治疗仪,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两个枢接点,即两个旋转自由度。镜筒可以相对于液晶触屏框架转动,液晶触屏框架可以相对于底座转动,两者相互配合,使得整个弱视综合治疗仪具有极大活动调节空间。
当弱视儿童发现镜筒镜头的高度或水平距离与自身不匹配时,弱视儿童可以直接用手将镜筒镜头移至自己的眼前,不需要进行两步操作,使用较为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弱视综合治疗仪在外观上与传统的视力检测仪相近,弱视儿童会很自然地将眼睛贴近后像红光镜筒的镜头,不存在掌握的难度。
2、本实用新型设有超大型的液晶触屏,液晶触屏上可以显示多种图案、视频甚至是用户指导说明,使用户能够快速掌握本实用新型弱视综合治疗仪的使用方法;比起粘贴在仪器表面的指导说明及相关图案相比,通过液晶触屏可以显示更为丰富、趣味性强的多媒体内容,用户还可以通过点触液晶触屏表面的方式来实现人机互动,使整个治疗过程生动有趣。
配合设置了多个功能选择键;这样有利于弱视综合治疗仪提供相应的操作提示画面供弱视儿童选择,类似于ATM机通过固定位置的按键实现用户对相应服务的快捷选择。
3、液晶触屏与双旋转自由度的配合,使得镜筒可以朝向与液晶触屏相反的一侧。这样弱视儿童注视镜头的同时,家长或其他弱视儿童还可以通过液晶触屏或底座上的其他装置进行人机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弱视综合治疗仪的操作性。
4、由于枢轴为空心轴,而枢孔本身也是空心的,这样的设置便于电路线路在枢接处引入引出。而且可以在枢孔之间的枢轴上设置引线孔,即便弱视儿童利用枢接设置旋转后像红光镜筒与液晶触屏框架,相应的电路线路也不会受到干涉影响。
进一步,底座上设有CAM仪及其描笔,底座侧壁上设有容纳描笔的腔室以及封闭该腔室的卡板。
用于提供相应的CAM治疗功能,CAM仪的基本构造,属于公知常识,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汉军,未经孙汉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79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