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电子组合控制的锁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7945.X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7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成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钟铮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1/00;E05B17/22;E05B47/06;G07C9/00 |
代理公司: | 温州新瓯专利事务所 33210 | 代理人: | 陈旭宇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电子 组合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电子组合控制的锁具。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锁具的防盗性能,现有技术中已出现采用电子、机械双重控制的锁具,但上述锁具的电子控制和机械控制都只能单独使用,防盗性能并没有显著提高,而且其结构都过于复杂、可靠性低、安装使用也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普通电子、机械控制锁具都只能单独使用,防盗性能并没有显著提高,其结构都过于复杂、可靠性低、安装使用也较为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电子组合控制的锁具,该机械、电子组合控制的锁具的结构紧凑、操作使用方便、防盗性能强、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锁体、执手、锁轴和门扇锁定件,执手的上端由铰轴铰接在锁轴一端,锁轴的另一端连接安装门扇锁定件,执手通过锁轴驱动门扇锁定件运动,在执手的下端设有向锁体方向凸出的锁定部,锁定部内安装外套第一复位弹簧的按压钮,按压钮的外侧端部突出于执手外,按压钮的内侧端底部形成第一按压面,按压钮的内侧端部设置锁定槽,锁定槽的一侧壁形成为第二按压面,锁体内相对于锁定部滑动设置锁舌和复位舌,锁舌和复位舌的一端分别安装第二复位弹簧、第三复位弹簧,锁舌和复位舌的一侧设有固定于锁体的支架,支架上设有开孔,支架的一侧设有线路板,线路板上装设微动开关和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内设置顶压弹簧和卡位销,滑动设置的锁舌上设置凸块,凸块穿如开孔与微动开关相配合,锁舌和复位舌上还分别设置限位孔和推压斜块与卡位销相配合,锁体上设有电子信号接收器,电子信号接收器和线路板均连接至系统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
锁舌上的限位孔一侧具有延伸的滑槽,复位舌上的推压斜块穿过滑槽与卡位销相配合。
在支架中设有定位环,连接在线路板上的电磁线圈嵌入定位环中。
在锁体内的线路板上装设有感应器,感应器与安装在执手上的磁铁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具体设计,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而且在系统控制模块的作用下可以对多锁具进行综合控制管理,具有结构紧凑、操作使用方便、防盗性能强、可靠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关闭状态的正面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锁体1、执手2、锁轴3和门扇锁定件4,执手2的上端由铰轴5铰接在锁轴3一端,锁轴3的另一端连接安装门扇锁定件4,执手2通过锁轴3驱动门扇锁定件4运动,门扇锁定件4可以采用锁片或上下方向的插销,在执手2的下端设有向锁体1方向凸出的锁定部6,锁定部6内安装外套第一复位弹簧7的按压钮8,按压钮8的外侧端部突出于执手2外,按压钮8的内侧端底部形成第一按压面9,按压钮8的内侧端部设置锁定槽10,锁定槽10的一侧壁形成为第二按压面11,锁体1内相对于锁定部6滑动设置锁舌12和复位舌13,锁舌12和复位舌13的一端分别安装第二复位弹簧14、第三复位弹簧15,锁舌12和复位舌13的一侧设有固定于锁体1的支架28,支架28上设有开孔29,支架28的一侧设有线路板16,线路板16上装设微动开关17和电磁线圈18,电磁线圈18内设置顶压弹簧19和卡位销20,滑动设置的锁舌12上设置凸块30,凸块30穿入开孔29与微动开关17相配合,锁舌12和复位舌13上还分别设置限位孔21和推压斜块22与卡位销20相配合,锁体1上设有电子信号接收器23,电子信号接收器23和线路板16均连接至系统控制模块24和电源模块2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是锁舌12上的限位孔21一侧具有延伸的滑槽31,复位舌13上的推压斜块22穿过滑槽31与卡位销20相配合,使机构更加紧凑,在支架28中设有定位环32,连接在线路板16上的电磁线圈18嵌入定位环32中,使电磁线圈18的安装更加稳固,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在锁体1内的线路板16上装设有感应器26,感应器26与安装在执手2上的磁铁27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在正常锁定状态下,系统控制模块24处于休眠状态,锁舌12卡在锁定槽10中,第二复位弹簧14处于释放状态,复位舌13顶压在锁定部6上,第三复位弹簧15处于压缩状态,而电磁线圈18则是带电吸合卡位销20,顶压弹簧19处于压缩状态。当需要开启锁具时,第一步:先按压一下按压钮8,由于斜面配合的结构关系,第二按压面11会推动锁舌12沿直线移动并压缩第二复位弹簧14,锁舌12上的凸块30碰触微动开关17使系统控制模块24启动,此时,由于电磁线圈18是带电吸合卡位销20,卡位销20并不能进入锁舌12上的限位孔21,锁舌12在第二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重新卡入锁定槽10中;第二步:在电子信号接收器23上刷开锁卡,系统控制模块24接收电子信号接收器23的信号后传送指令使电磁线圈18断电,此时,卡位销20失去电磁线圈18的吸合力在顶压弹簧19的作用下顶压在锁舌12的上表面;第三步:再次按压一下按压钮8,由于斜面配合的结构关系,第二按压面11会推动锁舌12沿直线移动,卡位销20在顶压弹簧19的作用下进入锁舌12上的限位孔21从而锁定锁舌12,此时,第二复位弹簧14的不能使锁舌12复位,执手2通过铰轴5可以铰转打开,转动执手2后门扇锁定件4运动可解除对门扇的锁定。在执手2及锁定部6打开的同时,第三复位弹簧15压力释放推动复位舌13沿直线移动,复位舌13上的推压斜块22沿滑槽31前进推动卡位销20复位,解除了对锁舌12的锁定,锁舌12在第二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复位,并通过系统控制模块24的控制设定时间如10秒或15秒让电磁线圈18重新接电吸合卡位销20,锁具完成开启过程。当需要关闭锁具时,先反向转动执手2使门扇锁定件4运动锁定门扇,然后下压执手2使锁定部6推压复位舌13,第三复位弹簧15被压缩,复位舌13顶压在锁定部6上,同时,按压钮8的第一按压面9推压锁舌12,锁舌12沿直线运动后在第二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卡入锁定槽10中,锁具完成闭锁过程。感应器26与安装在执手2上的磁铁27相配合,无论锁具是处在锁闭或开启状态,该状态均能反映到系统控制模块24,并由系统控制模块24进行综合管理处置。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电子组合控制的锁具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外型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电子组合控制的锁具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钟铮锁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钟铮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79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栓组
- 下一篇:用于用户设备和网络实体的装置间发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