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弹簧平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7363.1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琮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琮琳 |
主分类号: | F16F15/00 | 分类号: | F16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弹簧 平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弹簧平衡器。
背景技术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利用它的弹性可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储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广泛用于机器、仪表中。弹簧的受力与变形符合虎克定律,即受力与形变量需成正比。
弹簧平衡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流水生产线上,主要利用其内部卷簧积蓄的能量使钢丝绳的拉力与平衡器上所悬挂的物品的重力相互抵消,使物品处于失重状态,能够上下自由移动。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的辅助工具,使用平衡器能够保证使用辅助工具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减少了劳动者劳动强度。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平衡器的使用也逐渐频繁,由于生产节拍的加快,产量的加大,造成平衡器的使用寿命正在逐渐缩短。其中造成平衡器寿命缩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平衡器外壳磨损。平衡器钢丝绳在工作的时候直接与平衡器外壳摩擦,加上动作频率过快,平衡器钢丝绳及外壳磨损也随之加大,继而报废的平衡器也随之增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平衡稳定的新型弹簧平衡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弹簧平衡器,包括固定架、弹簧固定吊架和弹簧装置,所述弹簧固定吊架位于固定架的底部,所述弹簧装置位于弹簧固定吊架的内部,所述固定架 左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固定架相固定,所述弹簧固定吊架包括钢索、底板、缓冲胶圈和卡持板,所述钢索上端连接固定架,下端连接卡持板、并与卡持板相固接,所述底板位于弹簧固定吊架的底部,所述缓冲胶圈位于弹簧固定吊架的上方、并与固定架相固接,所述弹簧装置包括蜗卷弹簧、固定轴和挂钩,所述固定轴贯穿蜗卷弹簧,所述蜗卷弹簧底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挂钩相固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内设置有轴承座,能够方便连接杆在底座内移动,并放在连接杆在移动过程中出现磨损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蜗卷弹簧与固定轴相固接,有利于通过固定轴受力,使得蜗卷弹簧通过固定轴作为固定点进行收缩和放松。
作为优选,所述蜗卷弹簧与连接杆通过螺柱固接,通过连接杆与蜗卷弹簧连接固定,有利于连接杆拉紧蜗卷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挂钩与连接杆铰接,有利于挂钩在连接杆上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有固定架,能够卡持固定弹簧固定吊架,由于设置有底座,有利于固定弹簧固定吊架,由于设置有钢索,能够拉紧卡持板,由于设置在固定轴,能够固定蜗卷弹簧,由于设置有蜗卷弹簧,能够适应重物的拉力和保持平衡状态,由于设置有挂钩,能够挂持重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弹簧平衡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弹簧平衡器的蜗卷弹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弹簧平衡器,包括固定架1、弹簧固定吊架2和弹簧装置3,所述弹簧固定吊架2位于固定架2的底部,所述弹簧装置3位于弹簧固定吊架2的内部,所述固定架1 左侧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与固定架1相固定,所述弹簧固定吊架2包括钢索6、底板5、缓冲胶圈7和卡持板8,所述钢索6上端连接固定架1,下端连接卡持板8、并与卡持板8相固接,所述底板5位于弹簧固定吊架2的底部,所述缓冲胶圈7位于弹簧固定吊架2的上方、并与固定架1相固接,所述弹簧装置3包括蜗卷弹簧9、固定轴10和挂钩12,所述固定轴10贯穿蜗卷弹簧9,所述蜗卷弹簧9底部设置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与挂钩12相固接。
所述底板5内设置有轴承座,能够方便连接杆11在底座5内移动,并放在连接杆11在移动过程中出现磨损的情况。
所述蜗卷弹簧9与固定轴10相固接,有利于通过固定轴10受力,使得蜗卷弹簧9通过固定轴10作为固定点进行收缩和放松。
所述蜗卷弹簧9与连接杆11通过螺柱固接,通过连接杆11与蜗卷弹簧9连接固定,有利于连接杆11拉紧蜗卷弹簧9。
所述挂钩12与连接杆11铰接,有利于挂钩12在连接杆11上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一种新型弹簧平衡器在使用时,通过在挂钩12上挂持有重物,然后通过连接杆11拉紧蜗卷弹簧9,使得蜗卷弹簧9在重力下拉紧,然后慢慢通过回弹力使得重物恢复平衡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琮琳,未经陈琮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7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