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浇构件用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7046.X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1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瑞;赵兴峰;郑福海;刘梦军;赵光;杨林;司凤华;刘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瑞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伦文知 |
地址: | 252200 山东省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件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冬季施工加热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现浇构件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施工规范规定:当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将下降到5℃以下,工程施工进入冬季施工阶段,工程施工必须按照冬季施工的要求进行,砌墙、抹灰等施工必须停止,混凝土浇筑施工在采取措施后,可以进行。但是混凝土在低温凝结过程中,水泥的水化作用受到阻碍,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混凝土初期受冻其强度虽能增长,但是后期强度却很难达到设计要求。通常情况下,冬季施工往往采用在混凝土中添加无氯防冻剂,用热水拌制,提高混凝土标号等措施,克服混凝土因受冷造成混凝土实际强度的降低;或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加热方法,保证混凝土连续5~8天温度在5℃以上,而在实际施工中,特别是高层建筑物施工中很难实现,传统加热方法是加热混凝土所在的空间空气,热量浪费大,加热效果差,而且用传统加热方法施工,混凝土比设计至少提高一个标号。
申请号为201310120315.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冬季混凝土电加热带辅助养护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1)首先支撑模板,完成现浇构件的钢筋安装、预埋件放置焊接工作以后,在现浇构件内铺设电加热带并用固定带固定在钢筋上;(2)检测电加热带完好后,浇筑混凝土,在现浇构件表面覆盖保温材料,覆盖完成后,给电加热带通电,对混凝土加热使温度维持在5~8℃。此方法存在下述缺陷:1.电加热带预设在现浇构件内,浇筑完混凝土后,不能取出,在对现浇构件的混凝土加热时,需要大量的电加热带,成本较高;2.在现浇构件内铺设电加热带并用固定带固定在钢筋上,电加热带较难铺设,而且浇筑混凝土时会对电加热带的位置产生影响;3.浇筑混凝土时极易对电加热带产生破坏,电加热带破坏后不能修复,无法使用;4.检测电加热带完好后,对电加热带通电,而加热的时间一般需要5~8天,由于电加热带通过固定带固定在钢筋上,电加热带在加热的过程中一旦漏电就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现浇构件用加热装置,能够符合冬季混凝土浇筑后对混凝土温度的要求,提高混凝土强度。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现浇构件用加热装置,包括预设在现浇构件内的塑料管,所述塑料管内设置有电加热带,所述电加热带通过导线与电源电连接。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上述现浇构件为竖向现浇构件时,所述竖向现浇构件内设置竖向塑料管,所述竖向塑料管的下端密封、上端高出模板。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上述竖向塑料管内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电加热带的上方。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上述现浇构件为水平现浇构件时,所述水平现浇构件内设置横向塑料管,所述横向塑料管两端翘起并高出侧模板。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上述横向塑料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件。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上述现浇构件为竖向现浇构件时,所述竖向现浇构件内设置竖向塑料管,所述竖向塑料管内设置电加热带,所述电加热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电加热带连接的导线从竖向塑料管的底端穿出与电源电连接。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上述竖向塑料管内电加热带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可随着电加热带移动的密封件。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相邻竖向塑料管通过接头固定连接。
本方案的技术特征还包括:上述电加热带为自限温电加热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得知:一种现浇构件用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现浇构件内的塑料管,所述塑料管内设置有电加热带,所述电加热带通过导线与电源电连接。电加热带设置在塑料管内,能够重复利用,节约成本;电加热带设置在塑料管内,塑料管与电加热带相比,方便预设在现浇构件内;电加热带设置在塑料管内,能够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对电加热带造成损坏,提高电加热的成功率;电加热带设置在塑料管内,电加热带不直接接触混凝土,更不接触钢筋,既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损坏电加热带,又避免电加热带漏电到钢筋,不易造成触电事故。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剪力墙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剪力墙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柱子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柱子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楼面(或地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瑞,未经刘明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70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远程控制式汽车车位锁
- 下一篇:一种垂直循环型履带传动式立体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