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96782.3 | 申请日: | 2015-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1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邰小俊;相鸿彬;余文斌;聂钦龙;徐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同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213;H01R13/4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止退结构的光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伏电缆线的一端铆接端子后,通过与匹配预装在连接器插头内的金属止退卡簧配合来防止电缆线松脱。传统的铆接端子与金属止退卡簧间承受拉力的能力为250N 左右。但在连接器插头预装止退卡簧时容易出现歪斜(肉眼难以检测挑出),导致预装止退卡簧的连接器插头不良品与电缆线上铆接的插针或插套匹配能承受的拉力难以保证,对电气器件连接的安全性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光伏连接器,该光伏连接器可以与一种新型的插接件配合,以保证光伏连接器连接后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光伏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和螺帽,所述连接器本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螺帽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连接器本体的螺纹端设有端部开口的空腔,连接器本体设有线缆通道;关键在于所述空腔与线缆通道通过一个内径小于线缆通道内径的止退孔相通。
与上述光伏连接器配合的光伏插接件包括插接件本体和止退机构,所述止退机构的本体设有突出的止退块,止退块设有导向斜面和垂直于止退机构本体的止回面,所述止退机构固定于插接件本体上。装配时,首先将所述插接件本体与止退机构组装在一起,然后将插接件本体与电缆线铆接,最后将插接件穿过光伏连接器本体的空腔,并使止退块发生弹性形变而通过止退孔,从而使插接件本体伸入至光伏连接器本体的线缆通道处。使用时,直接将正极光伏连接器、负极光伏连接器对接,使相应的插接件配合。当线缆受到拉力时,止退块会被线缆拉动而抵靠在止退孔处,止退块无法通过该止退孔,从而阻止了线缆从光伏连接器中脱出。
由于上述止退机构直接固定于插接件本体上,这样光伏连接器内就不再象传统那样预装止退卡簧,可通过止退孔与止退机构相抵而防止插接件脱出,从而避免由于止退卡簧未安装到位产生的插接件松脱的情况,并避免由此产生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地,为方便安装,所述空腔的开口处为内径由外向内逐渐缩小的喇叭口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壁在空腔开口处至止退孔之间设有若干条环状台阶,所述若干条台阶的内径由空腔开口处向止退孔方向逐渐缩小。这样若干条环状台阶均可以作为止退孔,以适应具有不同外径止退块的光伏插接件。
本发明的光伏连接器内不需预装止退卡簧,可避免由于止退卡簧未安装到位产生的电缆线铆接端子松脱的情况,避免由此产生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 为实施例1中的正极光伏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负极光伏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为与实施例1中的正、负极光伏连接器配合的接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正、负极连接器组合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正极光伏连接器和负极光伏连接器,其中:
如图1所示,正极光伏连接器包括正极光伏连接器本体10和螺帽11,所述正极光伏连接器本体10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螺帽11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正极光伏连接器本体10的螺纹端设有端部开口的空腔12,正极光伏连接器本体10设有线缆通道13;关键在于所述空腔12与线缆通道13通过一个内径小于线缆通道13内径的止退孔14相通。
如图2所示,负极光伏连接器包括负极光伏连接器本体20和螺帽22,所述负极光伏连接器本体20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螺帽22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负极光伏连接器本体20的螺纹端设有端部开口的空腔22,负极光伏连接器本体20设有线缆通道23;关键在于所述空腔22与线缆通道23通过一个内径小于线缆通道23内径的止退孔24相通。
如图3所示,光伏插接件包括插接件本体30和止退机构31,所述止退机构31的本体设有突出的止退块32,止退机构31的本体为环形板,所述插接件本体30的表面设有凹槽33,所述止退机构31的本体环绕于插接件本体30表面的凹槽33内,本体的两端焊接连接;所述止退块32突出于插接件本体30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同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同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67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