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采井口注抽两用密封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96180.8 | 申请日: | 2015-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7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戴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腾龙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左明坤 |
| 地址: | 22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口 两用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稠油热力开采抽油井井口注汽、抽油两用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稠油的开采普遍采用注入高压蒸汽热采的方式进行,开采过程中井口密封装置即要承受高温,又要承受高压。工作时一旦发生失效泄漏事故,不但排除处理起来非常困难,并且会对环境造成恶性污染,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以往的技术中通过热采井口向地下注入蒸汽时,需要在注入蒸汽前卸下热采井口上方的光杆,在井口处装上闸阀以便关闭井口,再向地下注入高压蒸汽;蒸汽注入完毕后进入采油程序时,则需要卸下闸阀后重新在井口上方装上光轩,并在井口处装上胶皮闸阀及与之配套的盘根盒实现密封。由于需要反复拆装光杆、闸阀、胶皮闸阀以及与之配套的盘根盒等零部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加快了相关零部件的损坏,影响生产效率,造成经济损失。为克服传统热采技术存在的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开发了一种注抽两用密封装置,虽然解决了注抽交替时频繁拆装光杆、闸阀、密封盘根盒的技术问题,但由于其自身结构存在的缺陷,导致在抽油时密封件磨损速度过快,增加了密封件换新的频率,不但造成成本升高,而且增强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影响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采井口注抽两用密封盒,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密封性好、操作方便的优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盒的密封件磨损速度过快、更换频繁,造成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热采井口注抽两用密封盒,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偏心主体、密封盒体、密封盒压盖,偏心主体的下端设有凸起边沿,凸起边沿上套装有用于与井口固定连接的法兰盘,偏心主体的上端中部沿上下方向设有第一密封填料腔,第一密封填料腔中设有第一填料密封件;密封盒体的上端中部沿上下方向设有第二密封填料腔,第二密封填料腔中设有第二填料密封件,密封盒体的下端中部沿上下方设有安装腔,第二密封填料腔和安装腔之间设有凸台;偏心主体上端外侧壁与密封盒体下端的安装腔的内侧壁和密封盒体上端外侧壁与密封盒压盖下端内侧壁分别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偏心主体、密封盒体和密封盒压盖沿上下中心轴线均设有用于通过光杆的通孔。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一种热采井口注抽两用密封盒,其中所述第一填料密封件为高温石墨密封圈;所述第二填料密封件由一条V形或C形三角带经缠绕多圈形成,三角带的小面朝内。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一种热采井口注抽两用密封盒,还设有圆柱形紧带器、焊环和上压盖,密封盒压盖中设于用于放置圆柱形紧带器的内腔,密封盒压盖的上端中部沿上下方向设有半径等于圆柱形紧带器的半径且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孔,圆柱形紧带器的中部沿周向设有环形凸起,圆柱形紧带器环形凸起以下部分置于密封盒压盖的内腔中,圆柱形紧带器的上端凸出密封盒压盖的上端面,焊环焊接在圆柱形紧带器上端的周壁上,上压盖焊接在圆柱形紧带器或焊环的上面,圆柱形紧带器、焊环和上压盖沿上下方向中心轴线均设有用于通过光杆的通孔,圆柱形紧带器、焊环和上压盖还开设有用于添加三角带的沿上下方向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上端口设在焊环和上压盖交接处,三角带露出凹槽上端口一段。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一种热采井口注抽两用密封盒,其中所述偏心主体的下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一道用于安装O形密封圈的密封槽,偏心主体的上端外侧壁与密封盒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至少一道O形密封圈。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一种热采井口注抽两用密封盒,其中所述偏心主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止动密封盒体下端的锁紧螺母,锁紧螺母与偏心主体的外侧壁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一种热采井口注抽两用密封盒,其中所述第一填料密封件下端和上端分别设有第一铜垫片和铜压兰;所述第二密封填料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第二填料密封件的下端设有第二铜垫片。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一种热采井口注抽两用密封盒,其中所述密封盒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对且对称设置的第一旋转手柄;所述密封盒压盖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对且对称设置的第二旋转手柄。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一种热采井口注抽两用密封盒,其中所述焊环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对且对称设置的第三旋转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腾龙石化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腾龙石化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6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